本文作者:访客

海西传媒蔡俊涛:用闭环体系托起艺人成长

访客 2025-07-29 11:14:05 56587
海西传媒蔡俊涛:用闭环体系托起艺人成长摘要: 作者|阿Po在短剧崛起、渠道分化的市场周期里,年轻演员的出道路径正在重写:有些人从选秀、综艺走来,有些靠自媒体内容积累热...

作者|阿Po

在短剧崛起、渠道分化的市场周期里,年轻演员的出道路径正在重写:有些人从选秀、综艺走来,有些靠自媒体内容积累热度,也有人在短剧舞台上重新积累经验,再返回长剧赛道或者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海西传媒是最早一批将艺人孵化机制与市场生态深度绑定的经纪公司之一,近年来在院校合作、自制剧综、达人筛选等多个维度形成闭环路径。公司不仅是剧综生产方,也承担着艺人生态管理的中枢角色。

作为海西传媒集团副董事长、艺人业务的主要负责人,蔡俊涛考虑的经纪业务核心职责是“如何与艺人一起成长一起度过周期”。在他看来,好演员不能只靠“抓住机会”,而应拥有“自我理解与职业意识”,而公司能做的,是建立一套从通识培养到路径分化的训练机制,让演员在起步时就具备长期发展的底层逻辑。

海西传媒蔡俊涛:用闭环体系托起艺人成长

海西传媒集团副董事长蔡俊涛

娱乐资本论:海西传媒选择签约艺人的渠道有哪些?

蔡俊涛:我们会去各大院校挑一些有专业表演能力的学生,比如我们与四川电影电视学院联合成立学生实习实践基地,每个季度都会去选一些不错的学生,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我们会通过自己长期出品制作的综艺去进行选择。比如,去年我们出品的运动少年励志成长类综艺《我的主场》,我们签约了一批篮球少年。在选择时科班背景并非硬性要求,我们更看重他们对于行业的热忱与综合潜力。接下来海西会启动全新的音综《你要开麦吗?》,同时,我们将重点挖掘具备扎实功底的潜力歌手,通过节目实现艺术突破。

娱乐资本论:你们对艺人有哪些素质上的要求?

蔡俊涛:首先,我们看中的是他们是不是真心热爱这个行业。具体到规划上,比如遇到特别爱拍戏的苗子,那我们在做后期规划的时候侧重点就会不同,这种双向选择的默契,比单方面努力重要多了。其次,我们还是希望艺人的综合能力实力比较强,因为我自己就是艺术院校出身,先学声乐唱歌,后来又去拍戏做主持,我觉得艺术是相通的,我并不觉得拍戏就不能唱歌了,比如我们公司的刘璇老师,从体操奥运冠军到影视演员的跨界经历,恰恰印证了艺术与体育的相通性——她在平衡木上练就的专注力与表现力,同样转化为影视创作中的感染力。这种跨领域的综合素质,正是我们希望艺人具备的核心竞争力。

最后,我们会观察他们是否有事业心。很多成长型艺人,一是看他们在没工作的时候是否自觉充电,比如利用空闲时间健身、学外语或者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二是面对机会时的态度,像新人演员主动跑上百个剧组试戏,这种积累到一定量级自然会质变。其实行业里很多黑马都是这么熬出来的,这种内驱力比任何包装都管用。

海西传媒蔡俊涛:用闭环体系托起艺人成长

海西传媒集团旗下艺人龚俊

娱乐资本论:海西传媒会根据经纪业务的市场发展做哪些变化?

蔡俊涛:今年是海西传媒成立的第十四个年头,最初只有一名艺人,到后来洽谈了Tvb艺人的合作,再慢慢扩大艺人版图。海西传媒逐步从一家经纪公司发展到了孵化剧综项目与艺人互相赋能的综合性公司。现在的海西传媒一方面是生产项目,另一方面是通过项目选出新人为行业输血,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接下来通过《种地吧》这个项目,我们还会继续辐射国家大力提倡的文旅内容,深耕“文旅+”业务。

娱乐资本论:项目和艺人之间是如何赋能的?

蔡俊涛:海西传媒早期以综艺制作为主,我们会根据项目内容来综合性的选角,不仅有成熟艺人,也会把机会给到新人。用不同的项目给艺人提供更多展示的平台。希望和我们签约的艺人,都能得到更好地发展。

海西传媒蔡俊涛:用闭环体系托起艺人成长

待播剧《走马上任》

剧集方面,我们有非常大体量的项目,比如将要播出的赵本山、王小利等主演的民国喜剧《走马上任》。同时我们也会做一些小体量的微短剧,为新人搭建平台。这种大小项目互补的模式,既保证内容矩阵的多样性,也可以实现项目与艺人的反哺。Casting业务是因为我们有了自制剧综,所以要发掘新人。以前我们也会外聘Casting团队,但后来我发现我们影视制作是具有长期持续性的,所以选角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后来就孵化了自己的Casting团队,持续在做艺人储备,一旦有新项目启动时,可以快速调配,立刻就能选出人来。

海西传媒至今围绕经纪业务为主,虽然发展到了剧综制作、周边衍生,但总的来说海西是一家以经纪为核心的综合性传媒公司。

娱乐资本论:培养艺人的模式有哪些?

蔡俊涛:在艺人模式上,我们坚持"年轻化+专业化"双轨并行:发掘培养00后、05后新生代艺人。包括十个勤天,正是通过这种"从0到1"的培育模式,逐步成长为兼具专业实力与行业影响力的艺人。

另一方面我们也会签一些有过经验的艺人,比如十个勤天里的蒋敦豪,他之前的身份是《中国新歌声》的冠军,但现在很多人通过《种地吧》又认识了他,知道他原来唱歌唱的很好。再比如今年的李艺彤,她本是偶像出身,借助《乘风2025》让观众重新认识她的多维特质,后续也会为她的发展做好规划。我们都是按照综合能力的方式来培养艺人,然后按照艺人个人的实际情况突出他某一个方面的技能。

海西传媒蔡俊涛:用闭环体系托起艺人成长

海西传媒集团旗下艺人十个勤天

娱乐资本论:有一些现在可能没那么红的艺人,如何给他们发展空间?

蔡俊涛:现在市场环境变化下,影视剧项目有所减少。我们就会引导像是35岁上下的艺人去拍一些中剧、短剧。其实年龄如果能再大一点可能都不缺工作机会,很多电视剧里需要这类成熟的角色。反而是正值青壮年的艺人,合适的角色比较有限,是需要针对引导的。

我认为现在的中剧、短剧发展是像早期网剧的发展过程,一开始存在市场认知偏差,但现在已经变成主流赛道了。我自己也做过横屏短剧和竖屏短剧,我一直坚持精品化路线,打造正能量作品。近期,我们在贵州完成了NBA定制的快手精品竖屏短剧的拍摄,这部剧的主演是海西传媒旗下艺人刘海宽、史芮伊以及一些具备篮球特长的新生代艺人。

我们特别关注艺人天赋与项目特性的匹配度,针对旗下已经在海西传媒出品的运动少年励志成长类《我的主场》中有一定曝光的擅长篮球的年轻艺人,我们也是特意去挖掘合适他们的项目,孩子们在球场上已有扎实基础,我们索性将这份运动技能融合进影视作品中,通过定制短剧让他们在熟悉领域发光。通过综艺曝光,再依托题材相近的影视项目完成职业突破,既避免了艺人强行跨界的违和感,又强化了独特标签,实现艺人自然有效的孵化。

娱乐资本论:艺人不会抗拒短剧吗?

蔡俊涛:我们公司现在有100多位艺人,我们也大致都了解过,基本没有抗拒拍短剧的艺人,除非没有时间,如果有时间的话其实都是能接受的。

新签的00后、05后,我觉得他们不管项目大小,首先要先动起来。大剧如果能出演一个角色也可以,小剧可以去演男一号,短剧对新人是很好的机会,多练几部也能练出表演能力,前提是要拍精品短剧。

海西传媒蔡俊涛:用闭环体系托起艺人成长

海西传媒旗下艺人邓孝慈主演中剧《风满楼》

我们有一位艺人叫邓孝慈,前段时间拍了两部中剧,一部是跟何蓝逗合作的《风满楼》,一部是和《家里家外》的女主孙艺燃合作《掌上齐眉》,等剧的产业成熟之后,机会就更多了。

娱乐资本论:除了影视剧的机会,还有其他可能性吗

蔡俊涛:其实海西传媒是一个平台,是大家的公司。在这里大家都可以找到自己的成长空间。比如,我们的制片人,如果要落地一个项目,我们从前期资源整合、剧本孵化到资金配置或者是剧本开发。我们都会去支持,让大伙儿能安心把精力放在创作上,让每个好项目都能顺顺当当落地。

海西传媒蔡俊涛:用闭环体系托起艺人成长

综艺《绷不住了啦》

我们有一个综艺节目叫《绷不住了啦》,优酷和抖音双平台播出,我们的艺人宋木子、大锁、合文俊、李飞,他们都自己参与写剧本,他们自己愿意当编剧,有的也想转为导演,我觉得很好,你有这种想法我们就一起去努力。如果艺人想做制作我也会支持,因为我自己就是艺人转型,我觉得我们不要去规定别人的人生。

娱乐资本论:在艺人团队的配置方面是如何的?

蔡俊涛:团队人员配置分布均匀,每位艺人都有专属的经纪人、执行经纪和宣传。这种"一个萝卜一个坑"的安排,既保证业务不掉链子,又让每个环节都有人盯着,大伙儿干活心里也踏实。我们的宣传和传统经纪公司不太一样,艺人团队的经纪人是固定。但到宣传层面就是由宣传中台的负责人宣传总监来统一调配。比如有大项目需要全平台推广,中台立马能抽调五六个人组成专班配合。这样的架构,可以保障宣传中台有充足的人员,也可以让艺人得到精准服务,又能把资源用到刀刃上。

娱乐资本论:如何保持艺人团队的工作人员和艺人同频成长?

蔡俊涛:我们的工作人员与各大平台都保持深度联动,小红书、抖音等平台都搭建了常态化沟通渠道。上个季度小红书团队来到海西传媒,对我们工作人员做了定制化培训。从平台算法到内容趋势,都进行深度学习。这样的赋能模式也让我们的团队始终站在行业前沿。现在每个岗位都养成了定期和平台交流的习惯,资源整合效率比以前高多了。

海西传媒蔡俊涛:用闭环体系托起艺人成长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