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州鞋王”抛弃上市疫苗企业,曾变现5个亿

7月13日晚,康华生物宣布其实际控制人王振滔正在筹划股权变更,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将发生变更。
王振滔是个风云人物,与马云一样曾三度获得“十大风云浙商”头衔,目前是奥康国际和康华生物两家上市公司的“一把手”。在康华生物之前,王振滔的皮鞋生意风生水起,是有名的“温州鞋王”。2004年,鞋王看准商机,一脚跨入了医药疫苗圈子,斥资3000万成立了康华药业。
康华生物不是小企业,2020年6月就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凭借一款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人二倍体细胞),市值最高时达699亿元。王振滔曾在2020年放言,康华生物是其花费16年为其鞋业上市公司奥康国际打造的“第二曲线”。
如今五年过去,奥康皮鞋还在卖,鞋王却要放弃疫苗这个“第二曲线”了。
套现后,主动离场?
王振滔退出康华生物的选择其实有迹可循。
康华生物最核心的资产就是“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人二倍体细胞)”。2014年该疫苗上市,率先打破了当时国内狂犬病疫苗仍以动物细胞基质为主流的局面,属于高端技术资产。
但要知道,狂犬疫苗是中国成人常规疫苗中接种量最大的一个,这也就意味着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但有着先发优势,又很少出现能与之技术数路线重叠的产品,2023年,康华生物仍凭借人二倍体狂犬疫苗这个超级大单品,实现营收15.77亿元。
但复杂的市场,还是令商业嗅觉敏锐的王振滔警惕。2023年8月,康华生物宣布因自身经营需要,奥康集团、王振滔与康悦齐明签订了《股份转让协议》,向后者转让持有的公司无限售流通股合计1000万股,转让涉及金额5.485亿元。搜狐财经计算,共计约4.57亿元被王振滔套现收入囊中。
2023年12月,康泰生物同类型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人二倍体细胞)也获得批签发证明,对康华生物引以为豪的市场造成了实实在在的冲击。王振滔更是将其直接持有的康华生物股份中96.49%质押,用于其他融资。
果不其然,2024年,康泰生物人二倍体狂犬疫苗批签发数量为337.26万剂,同比增长3262.51%;而康华生物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人二倍体细胞)批签发数量为389.76万支,较上年同期下降43.83%。由于产品结构单一,康华生物财务面也立即反映出亏损。2024年,康华生物营收14.32亿元,同比下降9.23%,净利润3.99亿元,同比下降21.71%。
2025上半年,康华生物业绩下降趋势仍未停止,且有扩大趋势。公司披露:预计2025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约亏损8700万元。
紧急停牌背后,一盘资本大棋
对于康华生物而言,变更实控人或许是重获新生的转机。
康华生物的核心驱动引擎已经不强了。据公开信源,康华生物的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人二倍体细胞)售价为每针315元,康泰生物每针为308元。单只价格差不多,但康华生物需要“五针法”,康泰生物仅需“四针法”,最终用药总成本让二者迅速拉开市场距离。
管线青黄不接,是康华生物的另一大问题。据2024年年报,康华生物有7项在研项目,重组六价诺如病毒疫苗算是推进比较快的了,但也在早期临床中,其余基本处于临床前研究、申报临床试验阶段。7月8日,康华生物曾终止了与成都信然博创的肺结核、狂犬病及带状疱疹疫苗三个mRNA疫苗研发项目的合作研发。目前狂犬与带状疱疹项目已完成成果交付并付款,肺结核项目尚未启动即被叫停。
根据协议规定,这两项疫苗的研究成果知识产权归康华生物所有。不过,若未来康华生物选择转让相关技术,需要向信然博创支付首次转让收入的30%。
借变更实控人的机会,新控股方的产业背景与资源注入,或将帮助康华公司突破产品单一的困局。
但这一切,都和“温州鞋王”王振滔无关了。在他的定位中,康华生物本就是为鞋业上市公司奥康国际打造的“第二曲线”,这就注定了康华生物的工具属性。资本市场本就诡谲多变,鸡蛋即使不放在一个篮子里,也有碎掉的风险。如今康华生物业绩承压,奥康国际的皮鞋生意也不尽人意,公司正经历营收连降、亏损加剧。今年7月,刚卸任不过半年的王振滔,又重任奥康国际董事长兼总裁。
据悉,王振滔几乎“满仓质押”其奥康国际股份,累计已达其持股总数的99.08%,占公司总股本的14.96%。有行业媒体统计,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末,王振滔合计控制康华生物近19%的股份,对应市值约18亿元。从资本角度,转让康华生物控制权,不仅能快速止亏,还能缓解这位商业大佬资金压力。
目前,康华生物股票已于7月14日起停牌,根据公司公告的“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2个交易日”,明日康华生物将迎来投资者的“拷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