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揭秘股权换采购,AMD与OpenAI缔造半导体历史罕见协议的背后故事
"股权换采购"是AMD与OpenAI之间的罕见协议,该协议在半导体历史上备受关注,通过该协议,AMD将向OpenAI提供其产品以换取OpenAI的采购承诺,这种模式在半导体行业中并不常见,这一协议的达成,表明了AMD和OpenAI之间的紧密合作关系,并有望推动双方在未来的发展。
AMD 与 OpenAI 宣布了一项高达 900 亿美元的 GPU 供应协议,采用前所未有的 " 股权换采购 " 模式,将传统的硬件供应转化为股权激励机制。这一结构性创新可能重新定义 AI 基础设施的融资方式。
据硬 AI,10 月 6 日 OpenAI 宣布将采购和部署多达 6 吉瓦的 AMD Instinct 系列 GPU,潜在销售额高达 900 亿美元。作为交换,AMD 向 OpenAI 发行了以每股 0.01 美元行权价购买至多 1.6 亿股 AMD 股票的认股权证。
根据计算,如果未来 AMD 股价涨至 600 美元,那么 OpenAI 潜在的 1.6 亿股股份,总价值将达到 960 亿美元,这个金额大致相当于协议交易中涉及的硬件设备价值。正如网友评论:
看起来,该交易表明,如果 AMD 股价达到 600 美元并且达到 GPU 部署里程碑,OpenAI 将免费获得 10% 的股份。
AMD 首席执行官苏姿丰称之为 " 双赢 ",而 OpenAI 首席执行官 Sam Altman 则强调了 " 海量算力 " 对于实现 AI 潜力的必要性。
分析师认为,表面上这只是一项供应协议。但其本质可以被视为一种金融工具,将 AI 硬件销售转化为股权配置,将 AMD 的长期估值与 OpenAI 的基础设施增长直接挂钩。
即使考虑股权稀释,6 吉瓦需求给 AMD 带来的企业价值提升远超新增股份发行的影响。消息发布后,AMD 周一股价飙升近 24%。
(AMD 股价一度高开至 220 美元上方)
名为采购,实为深度捆绑
分析认为,这项协议的精妙之处在于其金融结构。
AMD 的 8-K 文件显示,这份认股权证在设计上使其功能等同于一项基于业绩的股权激励,而非传统的股权稀释,AMD 无需放弃治理控制权或董事会代表权。
每股 0.01 美元的名义行权价,意味着一旦行权条件满足,同时 OpenAI 几乎可以零成本获得 AMD 股票,其回报完全取决于两大核心支柱,运营执行与市场表现。具体来看:
第一部分股权与首批一吉瓦的 MI450 系列 GPU 部署挂钩,将于 2026 年下半年开始,一旦硬件交付并被接受,这部分股权即告归属。其余股权的解锁则与两个动态变量绑定—— OpenAI 后续的 GPU 采购量以及 AMD 的股价。
这种设计创造了一种强大的共生关系。OpenAI 只有在实际采购并部署了 AMD 的硬件,并且这一举措有效推动了 AMD 数据中心业务增长、进而获得资本市场认可(体现为股价上涨)时,才能获得全部股权收益。
协议的有效期至 2030 年 10 月,未归属的股份将自动作废。AMD 同时保留了反稀释和转让限制条款,确保 OpenAI 不能随意出售或转让该认股权证。
AMD 与 OpenAI 的双赢算盘
从财务和战略层面看,该协议为双方都创造了显著价值。
对于 AMD 而言,这是一种创新的客户获取方式。它将传统的前期折扣或返点成本,转化为与未来业绩挂钩的股权成本,既锁定了至少一吉瓦的确定性收入,又将股权稀释的风险与实际的业务增长捆绑。
这为 AMD 的下一代数据中心 GPU —— MI450 系列及其 Helios 机架级平台, 创造了一个关键的旗舰客户和市场验证机会。
对于 OpenAI,该协议一举解决了两大战略难题。
首先,它在供应紧张的市场中确保了非英伟达硬件的稳定来源,实现了供应商多元化。
其次,它创造了一条潜在的 " 自筹资金 " 路径。随着采购里程碑的达成和 AMD 股价的上涨,OpenAI 持有的已归属股票价值随之增加,其变现所得可以用于资助后续的 GPU 采购,有效对冲了 AI 基础设施巨大的资本开支压力。
行业新范式:重塑 AI 基础设施融资模式
这笔交易的深远意义在于,它标志着 AI 算力正从一项单纯的资本支出,演变为一种可被金融化、证券化的资产类别。
分析认为,它也清晰地展示了与行业领导者英伟达不同的生态系统构建范式:
英伟达的星际之门等项目,依赖于与微软、甲骨文等巨头直接共同投资,通过大规模资本部署将合作伙伴锁定在其垂直整合的基础设施中。英特尔则通过引入英伟达、软银和美国政府的共同注资,来分摊其晶圆厂扩建的财务压力,模糊了供应商、客户乃至竞争对手的界限。
AMD 的模式则不同。它并未要求合作伙伴直接出资共建,而是保持了商业交易的核心,即 OpenAI 仍需全额购买硬件。
但通过叠加股权激励,AMD 巧妙地将客户的 " 消费行为 " 转化为一种 " 投资行为 ",激励客户通过扩大自身采购来分享供应商的成长红利。
分析指出这种模式可能对那些资本实力不及顶级巨头、但同样寻求与半导体伙伴深度结盟的 AI 公司和云服务商更具吸引力。
执行风险与市场前景
尽管前景光明,但这项宏大协议依然面临诸多风险与不确定性。
首先,协议细节存在不透明之处。AMD 在其公开文件中隐去了关键的股权归属时间表和具体的技术触发条件,这使得外界难以精确预测收入确认与股权归属的节奏。
其次,六吉瓦的目标是一个上限,而非硬性承诺。目前 OpenAI 的约束性承诺仅限于首批一吉瓦的部署,后续采购完全取决于未来的业务需求和业绩表现。如果 OpenAI 的扩张放缓,后续的股权激励可能永远无法兑现。
最后,执行风险是 AMD 面临的最大挑战。交付如此规模的 GPU 集群,需要 AMD 在未来数年内维持稳定的供应链,包括晶圆代工产能、基板和高带宽内存(HBM)的供应。
据分析师电话会议透露,AMD 已为此进行了多年的供应链投资布局,但任何环节的中断都可能导致交付延迟。此外,物理部署也受限于变压器交付周期、电网审批等因素,这同样是整个行业面临的普遍瓶颈。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714.org.cn/gov/1025.html发布于 2025-10-07 16:14:13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读懂财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