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智化心路历程揭秘,为何他觉得自己连滚带爬前行?
郑智化认为自己在“连滚带爬”是因为他经历了许多人生的起伏和挑战,他的人生道路并非一帆风顺,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他需要不断努力、奋斗,才能不断前进,这种状态就像是在不断地滚动和爬行,但正是这种经历让他更加坚强和成熟。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花儿街参考,作者:林默,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一
郑智化被网友们抓住的重要错处,是他在微博里黑屏白字地写,操纵升降机的司机,冷眼看着他 " 连滚带爬 " 进飞机。
但是广大网友看了他登机的视频,发现他既没有滚,也没有爬,而是被工作人员搀扶入舱的。于是大家不干了,评论区骂他的内容,拥挤地都有些连滚带爬。
我仔细看了郑智化登机的那段视频,他先是被升降机送到了机舱口,看了升降机和机舱口的据说有 25cm 左右的落差,坐在轮椅上协商了一小会儿,估计这个过程就是他微博里说的,希望升降机再抬高一点儿,但 " 遭到升降机司机拒绝 "。于是,他从轮椅上撑起了自己的身体。
左腿,是旁边的工作人员帮他挪进去的。然后他的大半个身子也挪进了机舱。这时候,扶着他的工作人员可能以为,郑智化已经完成了登机,转眼他注意到,郑的右腿就在机舱门口,好像一根枯枝在风里旋转那样,以一个不小的幅度前后打晃,且晃动的幅度越来越大。
那条肌肉萎缩的右腿,不仅不受他的控制,也不像我们熟悉的自己的肉身,被地球的重力栓得牢牢的。
还是那个工作人员,稳住了那条随风摆动的右腿,把它也搬进了机舱。
作为一个健全的旁观者,看了这段视频,我们的第一感觉也许是,残障人真不容易,但这个工作人员真负责。你两条腿都是工作人员帮你搬进去的。
可作为残障人士——一个会被认出他是谁的残障人士,或者像评论区里骂他 " 过气歌星刷存在感 " 的残障人士,他的感受跟你我都不一样。
人出丑的时候最怕别人看,所以咱在街上跌了个大跟头,第一反应就是连滚带爬也要赶紧站起来,然后假装啥事儿没有,别被旁边的人看了笑话,哪怕旁边没一个认识咱的人。
郑智化登机的时候不仅被看到了他是怎么一条腿一条腿地被挪进去,被看到了他的腿怎么在空中打晃,而且还被人从背后拍到了视频。
尽管这个视频的画质,看着有些像监控视频。但深圳机场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说,这个视频,不是官方流出的。
那么按照这个说法,视频就得是网友拍摄的,那就是说,郑智化登机的时候,还是被围观的。
作为一个 " 刷存在感的过气歌星 ",被别人围观、拍摄自己毫无身体尊严的被困在 25 厘米的高度前,谁想要这样的存在感呢?
二
网友对郑智化不满的情绪,除了物理世界里并没有发生他说的 " 连滚带爬 ",还有工作人员明明那么热情周到地在帮助他,他竟然在微博上都是不满的情绪。
郑智化在微博里,对 " 连滚带爬 " 表示了道歉,也感谢了帮他推轮椅的小哥。
他最初发布 " 连滚带爬 " 的微博里,说 " 最恶劣的是操纵升降车的司机根本不顾我的安全,完全不愿把升降板提高,冷眼看着我连滚带爬进飞机 "。
在这里,我想说说,每个人最大的偏见,也许恰恰来自于我们亲眼看到的局部真实。
深圳机场事后的声明里表示," 为防止保障设备刮碰飞机,根据安全操作规范,登机车与飞机舱门需保持 20cm 的高度差 "。
到这儿咱也就懂了,郑智化眼里那位 " 最恶劣的,完全不愿把升降板提高 " 的司机,一个在机场工作的打工人,除了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范,还能有什么其他的选择吗?
至于那位司机,在郑智化起身登机之前,他也许也没有想到过,这个 25cm,会增加如此多的艰难。
看过郑智化演出的视频,他拄着双拐在平地上尚可靠自己移动。在我这样的普通人的视角里,既然平地能靠双拐支撑移动,那 25cm 也没啥问题。
我请教了 ai,它告诉我的答案是,平地行走主要是移动,靠上半身发力再由双拐辅助稳定,带动下半身移动;而上 25cm 高的台阶是垂直提升身体重心,需要提起身体的重量,用健全或相对有力的一条腿作为主要支撑点,将身体向上推。
一个人其实并不能真正明白身边,那个自己认为很容易的 25cm,对另一个人意味着什么?
你以为他平地能走,上个 25cm 也不算什么,可那就是这局残躯找不到的支撑点。
你以为他能把升降机升到这个位置,那多升 25cm 也不算什么,其实那意味着能不能保住这个饭碗的危险。
三
最后,微博上看了不少骂郑智化的评论,其中一些是在他的演出视频下,说他能在台上走,就不能上飞机,人瘸不要紧,心瘸很恶心。
残缺也许总在想象圆满,圆满其实永远无法理解残缺。
星星点灯,不用照亮谁的前程,至少留一点光,温暖自己的心。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714.org.cn/gov/1481.html发布于 2025-10-28 16:02:11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读懂财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