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焦2025全国两会 | 报告解读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于娜
山东省成碳排放双控试点省,持续探索绿色发展新路径
近年来,碳达峰碳中和一直是讨论热点。过去一年,山东从碳路者到领跑者,绿色发展理念融入企业生产和百姓生活。
目前,我省纳入国家首批8个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试点省份,前期印发实施方案,从更高水平做好节能工作、夯实统计核算基础、健全碳排放标准计量体系等8个方面对重点工作作出全面部署,统筹推进各项任务落实落地。推动青岛市、烟台市、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等3个城市(园区),纳入国家首批35个碳达峰试点,指导各市印发试点实施方案,扎实推进试点任务,为全国碳达峰贡献山东智慧、山东方案。
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建立一批零碳园区的重要部署,全面摸排全省开发区能耗、碳排放等基础数据,研究起草零碳园区建设方案,待方案正式印发后,计划按照每市原则上不超过1家的标准,在全省选取15家左右园区开展试点,以点带面推进我省零碳园区建设。
节能减排,企业应冲在前面。我省将7个行业17个小类中,年综合能源消费量达1万吨标准煤或年二氧化碳排放量达2.6万吨的企业纳入管理,提出建立健全能源管理岗位、强化计量器具配备使用、做好碳市场履约等5个方面具体工作任务,推动重点企业加强节能降碳体系建设、制度建设、能力建设。全国碳市场履约覆盖行业逐步扩大,钢铁、水泥、电解铝等高耗能行业即将纳入,山东共有105家企业需在2025年底前完成首次履约工作。
智慧新场景频出,社保服务更便捷
不断更新智慧新场景,通过数字化赋能,如今,济南市民办社保业务更加便捷、高效,民生保障水平不断提升。
数据共享是智慧社保建设的关键。济南市社保中心主动融入省市一体化数据资源体系,与市大数据局紧密对接,以应用场景为牵引,构建起跨部门、跨领域的数据互联共享机制,实现社保数据应共享尽共享。目前,社保数据已在教育、住建、公积金、行政审批等45个部门共享应用,累计开放数据达3100余万条,广泛应用于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等民生领域,过去一年,相关部门累计调用社保数据4200余万次。这一举措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成为现实,入学报名、退休提取公积金、购房、落户等高频民生业务,以往需要提供纸质社保证明,如今通过后台数据核验即可免社保证明办理,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
在社保服务智能化转型方面,社保中心自主研发了一系列智能服务平台,如云窗口服务平台、社保待遇静默认证平台、区块链+社保待遇发放平台等,实现多项高频社保业务免申即享秒批秒办。云窗口打造了智能导办、数字柜员、智能外呼的闭环服务体系,AI客服提供24小时在线服务,能针对群众咨询给出标准化业务答复;数字柜员则通过视频连线,面对面为群众提供视频咨询、线上帮办、远程经办等服务,满足群众多样化的办事需求。社保待遇资格认证也实现了智能化,静默认证平台覆盖200多万待遇领取人员,静默认证率最高达到99.75%,有效解决了老年人等群体认证不便的问题。
在济南,社保卡的应用场景也不断更新,不仅在人社服务领域实现95项应用全覆盖,还在就医购药、交通出行、文化旅游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真正成为民生一卡通。在数字化浪潮下,更加智慧的社保服务也将为市民带来更多新体验。
产检纳入医保统筹,生育保障水平再升级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促进生育再度成为焦点。体现出国家对人口结构优化及家庭发展的关注。当前,生育养育教育成本高、托育服务短缺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家庭生育意愿。在山东,去年以来医疗医保政策不断落地,给准备生娃的年轻人吃了一颗定心丸。
济南市民王女士如今是一位二孩准妈妈,今年开始,产检费用纳入医保门诊统筹的政策,让她直呼方便、优惠、安心。王女士说的这一政策,于2025年1月1日起施行,济南医保参保人在定点医疗机构进行产前检查时,不需垫付费用,因产检发生的统筹金支付范围内的费用可按照普通门诊报销标准直接联网报销,这一举措极大提升了生育待遇保障水平,减轻了孕妇及其家庭的经济负担。
此次调整将产前检查费用纳入普通门诊统筹报销,按照普通门诊统筹待遇标准执行。以职工医保为例,起付线全年累计计算,三级医院起付线800元、二级医院400元、一级及以下医疗机构200元,报销比例分别为三级医院60%、二级医院70%、一级及以下医疗机构80%。同时,在定点中医综合性医院进行产前检查的起付标准降低20%。对于普通居民医保参保人,可到签约的普通门诊统筹定点医疗机构享受待遇,一个医疗年度内普通门诊就医不设起付标准,报销比例65%,最高可报销500元。
在德州,对生育医疗费用的保障力度大幅提升。自2024年起,滨州市职工住院分娩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全额报销,生育负担大幅减轻。同年,德州市将女性居民住院分娩限额补助标准提升至3000元,参保人门诊治疗性辅助生殖费用也被纳入医保报销范畴。在生育津贴申领上,德州实现零跑腿,通过大数据整合,符合条件的女职工在医院完成生育医疗费用结算后,生育津贴自动触发申领校验,经工作人员审核即可实时发放,发放周期从平均10个工作日压缩至即时完成,极大提升了服务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