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住鲁全国人大代表、聊城市市长张百顺:将促消费和惠民生相结合构建消费新格局

访客 2025-03-09 11:32:30 11572
住鲁全国人大代表、聊城市市长张百顺:将促消费和惠民生相结合构建消费新格局摘要: 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刘东宁政府工作报告为各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工作提出了总体要求。作为江...

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刘东宁

住鲁全国人大代表、聊城市市长张百顺:将促消费和惠民生相结合构建消费新格局

政府工作报告为各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工作提出了总体要求。作为江北水城两河明珠的聊城市对于贯彻落实政府工作报告的相关部署有着怎样的规划及目标?

全国两会期间,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就提振消费、乡村振兴、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话题,采访住鲁全国人大代表、聊城市市长张百顺,探寻聊城高质量发展的答案。

将实施提振消费十大专项行动

消费一头连着千行百业,一头连着千家万户,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张百顺表示,政府工作报告将稳定和扩大消费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强调加快补上内需特别是消费短板,是对当前形势变化的精准研判和把握,为聊城全面抓好提振消费各项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

我理解,持续促进消费提振,短期看政策,中期看供给,长期看收入和人口。接下来,我们将更加注重把促消费和惠民生结合起来,实施提振消费十大专项行动,以巩固传统消费为重点,以壮大服务消费和新型消费为方向,不断满足群众多样化、多层次、高品质消费需求,着力构建聊城消费新格局。张百顺告诉记者。

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群众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直接影响消费意愿。张百顺表示,聊城将以产业格局、产业动力、产业模式、产业生态四个重塑为牵引,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努力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岗位,并持续实施人才支撑制造业强市根基工程。目前我市高技能人才总量突破14万人,占技能人才比重超过30%,要进一步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支持更多的劳动者以技能提升带动岗位收入提升。特别是通过建强‘县城—特色产业镇—重点村’发展轴,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张百顺表示,2025年聊城将聚焦汽车、家居等大宗消费和住房消费,统筹用好各项政策措施,更好释放需求潜力,巩固消费基本盘。大宗商品领域,今年国家安排了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用于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是去年的两倍。我们将紧抓机遇,以汽车、家电、电子产品等消费为重点,用好‘惠循环’平台,加力扩围推动以旧换新,推进政策直达快享,最大限度惠及人民群众。

面对群众个性化、多层次、品质化的消费需求趋势,聊城提出持续扩大优质供给,不断拓展消费场景,引领和创造市场新需求。在优化供给上,我们将大力提振文旅、餐饮等服务消费,放大‘旅游+’联动效应,打造一批文旅爆点、特色IP,培育发展‘地标美食’,让旅游‘流量’变消费增量;同时,积极发展银发经济、赛事经济、运河经济等新型消费,推动消费扩容升级。在丰富场景上,一方面顺应新生代消费潮流,丰富潮玩美食、网红打卡、沉浸式体验等消费业态,激活年轻人市场;另一方面做好线上和线下融合文章,加快传统商圈智慧化转型,壮大直播电商、‘店播经济’,挖潜‘人工智能+消费’巨大市场,真正把消费做活,把消费做火。张百顺说。

让中国饭碗装上更多聊城优质粮

政府工作报告聚焦进一步深化改革,强调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对此,张百顺表示,改革是农业农村发展的动力之源,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必须用好深化改革这个关键一招。

作为平原城市,聊城在农业生产上具备耕地成方连片、土沃水畅的先天优势。近年来,聊城以吨半粮产能建设为抓手,扎实推进粮食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两年建成吨半粮产能区72万亩、吨粮县2个,粮食产量连续两年稳定在116亿斤以上。

我们将坚定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突出适度规模化、作业机械化、服务社会化方向,健全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现代经营体系,以整市整县整乡单产提升为主攻方向,建良田、育良种、推良技,建成100万亩‘吨半粮’产能区,让‘中国饭碗’装上更多‘聊城优质粮’。张百顺告诉记者。

除粮食生产外,近年来,聊城还培育了畜禽、粮油、蔬菜等一大批特色产业,具备突出的产能优势和扎实的深加工基础。我们着力在‘土’字上塑特色,在‘特’字上谋实招,在‘产’字上立新功,策划推出‘聊城新三宝’等特色农业品牌,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到千亿级,绿色食品有效用标数量位居全国地级市首位。张百顺说,聊城将放大平原农业大生产、深加工、大流通特点,深耕土特产文章,加快推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

应当说,聊城的平原地貌塑造了村庄紧凑、中心辐射的紧密型城乡格局。我们依托这种格局,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坚持片区化推进、组团式发展,围绕水资源、文化资源、产业资源作文章,打造出一批特色鲜明、影响力大的乡村振兴片区。张百顺表示,2025年聊城将继续以城乡融合为抓手,建强县城—特色产业镇—重点村发展轴,更大力度引导城镇资源要素向乡村流动,持续改善县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资源配置,贯通优化产业链布局,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收官战,建设各具特色、各美其美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以镇域崛起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政府工作报告将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为今年着力抓好的重点任务之一。对此,张百顺表示,聊城傍河而生、因河而兴,是黄河下游重要支点城市,必须要牢牢把握重在保护、要在治理的战略要求,立足地方实际,发挥特色优势,找准发展定位,下好生态保护先手棋,答好高质量发展必答题,努力在服务和融入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上展现聊城担当、作出聊城贡献。

黄河流域自然条件千差万别,保护治理的重点也各不相同。对聊城来说,黄河是最重要的客水水源,年均引黄水量占全部供水量的40%以上。张百顺说,聊城将紧紧扭住黄河水这个核心,统筹做好水生态、水安全、水资源三篇文章——在水生态方面,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常态化、规范化开展河湖清四乱行动,加强金堤河等重要支流治理,建设黄河下游绿色生态廊道。在水安全方面,加快现代水网体系建设,大力实施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工程,补齐防汛防灾基础设施短板。在水资源方面,严格落实四水四定,建立用水总量与强度双控机制,统筹做好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生活节水降损,建设节水型社会先行区。

产业是高质量发展的硬脊梁。张百顺表示,聊城将进一步提升沿黄产业协作能力,以四个重塑为牵引,努力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因地制宜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我们将加快产业格局重塑,坚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培育壮大齐头并进,依托现有优势和资源,做好无中生有、有中生优的文章。加快产业动力重塑,推动研发机构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跃升,引导更多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产业化应用。加快产业模式重塑,深入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强化算力基础设施及产业数据平台建设,在轴承、电缆等行业应用推广垂直大模型,探索人工智能时代的无限可能。

此外,聊城还将在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锚定绿色低碳的鲜明导向,厚植高质量发展底色。我们将统筹推进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和城乡建设方式全面绿色转型,形成全生命周期控碳降碳的合力。抓‘源头’控碳,坚决淘汰低效燃煤机组,开展煤电机组‘三改联动’。并深入实施可再生能源倍增行动,努力构建风、光、地热等多能互补的新能源格局,增强绿色能源供给能力。抓‘过程’减碳,加快传统产业节能改造和设备升级,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张百顺说道。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