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飞生物大幅亏空,都怪GSK?

4月21日,国内最大的疫苗代理商智飞生物发布财报:2024年营收260.7亿元,同比减少50.74%,近乎腰斩;归母净利润大幅下滑74.99%,只有20.18亿元,甚至不及2019年的水平。
智飞生物的业务表现,反映着国内疫苗行业的景气度。其实从去年九价HPV饱和的现象,就能预料到这样的结局:销售下滑是肯定的,但万万没想到会这么差。
往年智飞生物代理产品的营收增幅在50%,去年急转直下,下滑了52.46%。对于这样的大幅波动,智飞生物解释是受民众接种意愿下降、市场需求变化等多重因素影响,市场推广工作未达预期。
过去两年,智飞生物的“市场推广”力度并不弱,2024年销售费用26.5亿元,比2023年只少了一点点。但销售额大幅下降,表明过去的套路已经不适应市场了。去年,智飞生物不仅销售回款不足,而且为了接住GSK的带状疱疹疫苗,又花了不少钱压货买疫苗,最终收不抵支,经营性现金流出现了44.14亿元的亏空。
智飞生物还能不能翻盘,投资者可能等不及最终答案了。过去两天,智飞生物累跌近7%,4月23日收盘时智飞生物创下今年股价新低。
代理生意的颓势
2024年一季度,智飞生物曾暂时保住了营收增长,但净利润已经下降了28%。之后一路下行,第三、四季度共出现近2亿元的亏损。颓势并没有挽回的迹象。2025年第一季度,智飞生物营收23.74亿元,同比减少79%;亏损已扩大至3.05亿元。
这个结果是很多人都没想到的。
2024年,智飞生物正式开始销售GSK的带状疱疹疫苗,一年至少有377.6万剂的批签发数量,远超前几年GSK自己销售时候的数量。但是公司业绩如此惨淡,只能说明这些疫苗都没卖出去,甚至可能都没到疾控部门手里,连销售收入都没确认。
业绩下滑的另一个关键原因,就是明星单品九价HPV疫苗真很难卖。
九价HPV疫苗在中国已经上市7年,2023年开始就不再“一针难求”。近年来国内HPV疫苗竞争激烈,二价疫苗冲击九价的市场,沃森生物已经把二价HPV疫苗的价格砍到了不到30元一针;而且万泰生物等九价疫苗也即将上市,消费者选择余地很大。
回头来看,2023年默沙东和智飞生物的步子迈得是有些激进的。当年九价HPV疫苗的批签发量增长了136%,达到3655万支。智飞生物代理产品收入倒是创了历史新高,达到518.85亿元。但同期库存量达到4200万支,如果算上渠道里的货,这个数还不止。
从财报上,2024年智飞生物很可能还在消化前年大幅扩张留下的后遗症。去年一年,智飞生物HPV疫苗批签发量减少了14.8%,从公司的库存和销售看,智飞生物的重心也放在了扩大销售、清库存的上面,收入缩减是必然的。
2025年2月,默沙东调整九价HPV疫苗发货节奏,暂停向中国供货,先让市场上的存货清一部分。4月,默沙东九价HPV疫苗在中国获批男性适应症,默沙东和智飞明显加大了宣传力度,希望能撬动市场。
不甘只做疫苗代理商
对智飞生物过于依赖单一产品的状况,外界一直存有质疑。如今,这些质疑声落成了现实。
智飞生物倒是有一些自主研发的疫苗产品,但入局都太晚,市场早已是一片红海。去年9月,智飞生物自主研发的23价肺炎疫苗主动降价约30%以争夺市场,但不具备任何优势。2024年,康泰生物23价肺炎疫苗的批签发量在136.91万剂,智飞生物仅有45.3万支。
未来的产品也看上去不太能打的样子。今年3月,智飞生物四价流感病毒疫苗倒是成功获批,而流感疫苗的价格战早就打响,四价流感疫苗不足百元一支。还未上市的狂犬病疫苗、15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等等,都并非一片坦途。2024年智飞生物自主产品占营收的比重仅4.53%。
如今市场看待智飞生物,真的要重新审视当年那个疑问:智飞生物能从国内疫苗企业中崛起成为龙头,是不是真的靠运气?
GSK还是相信智飞生物的。去年年底,智飞生物公告:已与GSK达成协议,延长独家推广带状疱疹疫苗的合作期限八年,即从2026年至2034年底;同时确定了GSK的RSV疫苗10年推广销售权。目前,GSK的RSV疫苗还没在国内上市,处于临床三期。
但很显然,带疱疫苗、RSV疫苗都很难复制九价HPV疫苗的神话。智飞生物的下一站,仍然迷雾笼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