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农商行股价破发不良率居首 员工降薪董事长加薪

A股上市农商行青农商行(002958.SZ)引发了一波舆论热潮。
近期,青农商行披露了2024年年度报告,这是一份营收净利双增的成绩单,符合市场预期。不过,喜中有忧的是,2024年第四季度,该行依旧亏损。
此外,2024年,青农商行的不良率1.79%,虽然较上年有所下降,但仍然居A股农商行之首。
青农商行的股价持续萎靡。截至5月7日,青农商行收盘价3.19元/股,处于破发状态,这一状态持续了3年多。
备受质疑的是,2024年,青农商行的董监高普遍加薪,其中,董事长王锡峰薪酬接近200万元,居A股农商行董事长之首。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公司董监高以外的员工平均薪酬在下降。
第四季度还在亏损
青农商行交出了喜中有忧的业绩答卷,根据年报,2024年,青农商行实现营业收入110.33亿元,同比增长6.85%;归母净利润为28.56亿元,同比增长11.24%;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6.45亿元,同比增长12.39%。
营收净利双增,无论是绝对值,还是增速,在A股10家农商行中,青农商行稳居第四位。
不过,与历史业绩相比,青农商行业绩属于复苏。
早在2019年,青农商行的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达到87.29亿元、28.25亿元。到2021年,营业收入首次突破百亿大关,达到102.97亿元;归母净利润为30.66亿元,也是首次突破30亿元关口。此后的2022年、2023年,其营业收入分别为99.44亿元、103.2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17亿元、25.68亿元。
上述数据显示,2024年,青农商行的营业收入较2019年增加约23亿元,但归母净利润与2019年基本持平,且明显低于2020年、2021年的水平。
与同行常熟银行相比,青农商行的盈利能力明显逊色。
青农商行地处山东青岛,是一家副省级城市农商行,常熟银行地处江苏常熟,是一家地级市农商行。截至2024年底,青农商行总资产4950.32亿元,比常熟银行高1284.50亿元。
2024年,常熟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09.09亿元,略低于青农商行,但其归母净利润38.13亿元,是青农商行的1.34倍。相较青农商行业绩出现波动,2016年以来,常熟银行的营收净利持续双增。
此外,截至2024年底,总资产不到青农商行一半的无锡银行、江阴银行,营业收入均不到青农商行的一半,但归母净利润均超过20亿元。而沪农商行营业收入266.41亿元,约为青农商行的2.41倍,而其归母净利润122.88亿元,是青农商行的4.3倍。
盈利能力不及同行的青农商行还出现了季度亏损。2024年第四季度,该行实现的营业收入为25.91亿元,与第三季度持平,同比增长23.65%,但其归母净利润为亏损3.47亿元,第三季度为盈利11.75亿元。
第四季度亏损,青农商行已经延续了3年,2022年以前,该行第四季度保持盈利状态。
2024年第四季度为何亏损?除了管理费用12.29亿元相对较高外,核心因素是信用减值损失大幅增加,达到21.75亿元,而一、二、三季度分别为11.92亿元、12.13亿元、5.33亿元。此前2022年、2023年的同期,该行信用减值损失分别为17.84亿元、17.56亿元,2021年同期为3.98亿元。
不良率居农商行之首
第四季度信用减值损失大幅增加,反映出青农商行资产质量承压。
年报显示,2024年全年,青农商行信用减值损失达51.13亿元,同比增长9.68%。
近几年,青农商行努力提升资产质量,通过强化存量贷款风险监控、加大风险贷款压缩退出力度、多措并举开展不良贷款处置工作,不断提高不良贷款处置质效等途径,压降不良贷款。
公开信息显示,2024年,仅在上半年,青农商行就向第三方(含AMC)转让不良贷款10.67亿元,全年核销不良贷款55.45亿元。
积极处置不良资产,青农商行的资产质量才有所回升。2024年末,公司不良贷款余额47.81亿元,同比增加1.39亿元;不良率1.79%,较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
青农商行的不良率已经连续2年下降。2022年末、2023年末,该行不良率分别为2.19%、1.81%。
2024年,该行正常类贷款占比93.19%,同比略有上升,关注类贷款占比5.02%,同比下降0.77个百分点。2024年末,该行拨备覆盖率250.53%,较上年末提高12.57个百分点。
分行业看,青农商行公司贷款不良贷款余额34.29亿元,占比为71.72%,不良率2.02%,其中,固定资产贷款不良率3.77%,贷款规模和不良率均较上年同期明显上升;贸易融资不良率7.29%,贷款规模及不良率均较上年明显下降。
该行个人贷款不良贷款余额为13.52亿元,占比为28.28%,不良率1.69%,其个人经营贷款、个人住房贷款、个人消费贷款的不良率相对稳定,均不到2%。
通过转让不良资产、重组贷款、核销等途径,青农商行持续压降不良,使得青农商行2024年的不良率降至1.79%。不过,1.79%的不良率水平,在A股10家农商行中,仍然是最高的。排名第二的紫金银行,不良率为1.24%。排名第三的渝农商行不良率1.18%,沪农商行、瑞丰银行等7家的不良率均不到1%,而常熟银行、无锡银行2024年末的不良率分别为0.77%、0.78%。
青农商行曾受第三大股东“巴龙系”波及。“巴龙系”掌门人姜俊平曾是青岛首富,2023年前后出现了流动性问题后,与“巴龙系”存在关联交易的青农商行,也受到了一定影响。
公开消息称,早年,青农商行给“巴龙系”提供了不少优惠贷款,2022年末,该行向巴龙国际及其子公司发放贷款余额8.57亿元,平均利率2.94%,而同期向青岛城投发放贷款的平均利率为3.78%。2023年4月,青农商行公告称,贷款逾期,公司法院起诉,并申请强制执行。
青农商行涉诉的金额不少。截至2024年底,该行作为原告(或申请人)尚未了结的诉讼和仲裁案件涉及本金金额为29.46亿元;该行作为被告(或被申请人)尚未了结的诉讼、仲裁案件共涉及金额3.2亿元。
董事长薪酬冠绝A股农商行
青农商行的薪酬变动异常,令人咋舌。
根据年报,2024年,青农商行的董监高普遍加薪。董事长王锡峰薪酬195.84万元,较上年增加8.58万元。执行董事、行长于丰星,执行董事、副行长丁明来,副行长王瑜、姜晖,行长助理陈积鹏、侯海滨等薪酬均较上年有一定幅度增加。
董事长王锡峰年薪195.84万元,居A股10家农商行董事长之首,在A股42家上市银行中,也排到了第四位。2024年,A股农商行董事长薪酬中,沪农商行、无锡银行、渝农商行、紫金银行的董事长薪酬均不到百万元,
公开履历显示,王锡峰曾在中国银行任职多年,担任过山东省分行副行长兼济南分行行长,2017年担任恒丰银行行长,2022年8月加入青岛农商行,2023年1月正式上任董事长。
与董监高薪酬普涨相对应的是,青农商行的员工薪酬在缩水(不含董监高薪酬)。
年报显示,2023年底、2024年,青农商行员工总数分别为5500人、5832人,董监高数量分别为37人、32人(均含当年离职了、退休的董监高)。2023年、2024年,该行董监高薪酬总额分别为1267.62万元、1392.05万元。
根据2022年至2024年年报披露的数据,鳌头财经计算发现,2023年、2024年,青农商行董监高以外的员工平均薪酬分别为36.33万元、36.12万元,2024年,董监高以外的员工平均薪酬较上年下降了2156元。
董监高薪酬普涨,员工平均薪酬下降,青农商行的薪酬变动出人意料。
青农商行的现金分红有些“小气”。
2022年度,青农商行选择不分红。2023年,该行派发红利5.56亿元,分红率21.64%。2024年度的分配预案显示,青农商行拟10派1.2元(含税),预计派现金额合计为6.67亿元,分红率约为23.34%,相较2023年有所提升,但仍然低于30%,对投资者缺乏吸引力。
二级市场上,青农商行的股价表现不佳。该行发行价3.96元/股,2019年4月4日,上市初期最高曾达到10.97元/股,到今年5月7日,收盘价为3.19元/股,区间最大跌幅约为71%。自2021年10月下旬以来,股价长期处于破发状态。
股价低迷、分红“小气”、薪酬分配起争议,不良率高企,拿高薪的董事长王锡峰需要用高增长的业绩来平抑质疑,让投资者、股东及员工真正分享到青农商行快速发展成果,才是破局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