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华润饮料,疯狂“补短”

访客 2025-07-04 15:33:04 33283
华润饮料,疯狂“补短”摘要: 作为国内第一瓶装水的缔造者,“怡宝”母公司华润饮料(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华润饮料”)不仅在包装饮用水赛道连续十年屈居“亚军”,在饮料品类层面亦是“掉队”。图片...

作为国内第一瓶装水的缔造者,“怡宝”母公司华润饮料(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华润饮料”)不仅在包装饮用水赛道连续十年屈居“亚军”,在饮料品类层面亦是“掉队”。

华润饮料,疯狂“补短”

图片来源:华润饮料招股书

在成功登陆资本市场之后,作为一家年入百亿的饮品企业,华润饮料显然不甘于此。华润饮料明确表示:“本集团保持包装饮用水业务稳步发展的同时,持续推动饮料业务的发展,积极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根据企业招股书及财报,2021至2024年,华润饮料饮料产品的收入分别为5.22亿元、7.17亿元、10.68亿元和13.97亿元,在总收入中的占比分别为4.6%、5.7%、7.9%和10.3%。

尤其是2022年至2024年,华润饮料饮料产品的同比增速分别为37.34%、48.97%和30.8%,最近三年华润饮料的复合增长率高达38.82%。而同期,国内软饮料市场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只有4.8%。

所以,用“狂奔”来形容华润饮料的饮料业务并不为过。

错失良机?

一开始,专注包装水业务的华润饮料对饮料业务并没有太大的兴趣。毕竟,在整个软饮市场,没有什么产品能比卖包装水更赚钱了。

直到2011年,华润饮料才和“麒麟”建立战略合作,推出“午后奶茶”奶茶饮料、“魔力”运动饮料和“火咖”咖啡等饮料子品牌。

根据当年行业协会的统计资料显示,2011年中国饮料企业中,前十名分别是娃哈哈670亿,可口可乐390亿,康师傅297亿,百事200亿,王老吉190亿,统一120亿,红牛100亿,银鹭77亿,农夫山泉73亿,汇源44亿。

而华润饮料基本盘包装水领域的主要竞争对手,大多也来自上述10大品牌中,比如农夫山泉、娃哈哈和康师傅。

在此后的近6年时间里,华润饮料对饮料品类也有点“爱答不理”的意思,直到2018年才开始推出“蜜水”系列风味水,2019年推出“假日”系列低浓度果汁和“佐味茶事”无糖茶饮料,2021年推出“至本清润”草本植物饮料,2022年推出“源自世界的厨房”低浓度果汁……

华润饮料曾在招股书中坦言,我们的饮料产品销量由截至2023年4月30日止四个月的约81000公吨增加46.9%至2024年同期的约119000公吨,主要受我们在2023年4月30日之后推出的新饮料SKU的销量增长所驱动。

但在华润饮料上市之前,华润饮料旗下的饮料产品一共只有35个SKU。而华润饮料的饮料品类之所以能够保持较高的增速,主要就是因为其基数较低,且都依重近一年推出的新产品。

但同为“百亿俱乐部”成员,在品类拓展层面,华润饮料有些滞后了。

作为对比,农夫山泉的多元化布局成效有目共睹。其包装水的收入占比在2023年就降到了50%以下,但依旧领跑整个品类。2024年,茶饮料首次成为农夫山泉第一大收入来源。

无独有偶。

近几年快速崛起的东鹏饮料,在品类拓展布局上也要明显强于华润饮料。东鹏饮料2023年推出的电解质饮料“东鹏补水啦”,2024年全年收入就达到了14.95亿元,同比激增280.37%,成功跻身“十亿级单品”行列,营收占比从3.49%跃升至9.45%。此外,东鹏饮料旗下咖啡类饮料“东鹏大咖”和无糖茶饮料“上茶”系列等其他饮料收入也突破10亿元规模,2024年新品类收入合计增长103.19%。

成效与挑战

对于华润饮料而言,拓展饮料品类的整体成绩虽然并不算理想,但近几年的提速也让外界看到了更多可能性。

一方面,华润饮料的饮料品类持续扩容,高增速的趋势得以延续;另一方面,华润饮料的饮料品类开始有“大单品”开始涌现,对整体业务板块将带来促进作用。

华润饮料在2024年的财报中提及,“至本清润”成功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饮用场景及需求,同时增强品牌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实现销量对比去年增长122%的卓越成绩。“至本清润菊花茶”在菊花茶细分市场中占据了排名第一的领导地位。

除了原料成本的下降,得益于华润饮料饮料品类的规模提升,该业务板块的毛利率也在持续改善。据招股书显示,2021年至2023年,华润饮料的饮料品类毛利率分别为28.7%、28.8%和33.7%,整体向好。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华润饮料受制于体制的影响,市场灵活度有待提升,这也给其拓展瞬息万变的饮料市场带来桎梏。最为直观的就是,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华润饮料对其饮料产品的市场投入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对于饮料品类而言,对于终端的掌控力尤为重要。2024年,华润饮料覆盖的终端零售网点同比增加15%,市场商用冷藏展示柜的保有量较去年增长超过20%。

但是华润饮料并未对外透露过自己的终端网点覆盖数量和冷柜投入规模。有行业数据称,可口可乐在市场上投入了130多万台的冰柜,而农夫山泉则投入了80万台以上的冰柜,东鹏饮料也投入了超40万台冰柜……细心的消费者会在终端看到,大部分终端的冰柜都是来自几个大品牌,很少见到华润饮料的冰柜。而在一些便利店渠道,华润饮料为了挤进冰柜,不得不做出各种让利活动。

回归到产品层面,其实华润饮料旗下的产品力并不弱,只不过在趋势性风味的把握上略显不足。比如“午后奶茶”,尽管阿萨姆已经“一马当先”,但在品牌、产品等多个维度的迭代速度都要高于华润饮料。

针对近两年饮品市场的“价格”竞争,华润饮料并未主动下场,这也导致其在终端动销层面“不受宠”。更为关键的是,对于终端各个环节来说,华润饮料给到的利润空间不如竞品。

比如,同等规格的同类型产品,华润饮料给到经销商和终端的价格就是要略高一些,有商户透露:“同为零售5元的产品,华润饮料的拿货价要四块钱左右,而农夫山泉、元气森林的只要三块七八。并且,华润饮料旗下产品零售价也科学,450ml卖4块,1L卖5块,1.5L卖10块……”

因此,对于华润饮料而言,目前饮料品类尚不足以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二曲线”,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华润饮料的饮料业务还能“狂奔”多久?我们一起拭目以待。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