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男子血压230/170 郑大二附院首例msRDN手术成功

“医生,我这血压怎么吃三种药都压不住啊?”7月5日上午,郑大二附院经开区院区心内科诊室里,43岁的张先生(化名)焦虑的攥着体检报告,报告上“最高血压 230/170mmHg”的红色数字,像一颗随时可能引爆的“炸弹”,让正值壮年的张先生寝食难安。谁也没想到,24小时后,一场革命性的微创手术为他的高血压治疗带来了转机——心血管内科七病区主任李恩团队成功完成院内首例“肾神经标测/选择性消融肾交感神经消融术(msRDN)”,用“智慧消融”为张先生精准降压。
张先生的高血压病史2年有余,最初只是偶尔头晕,体检发现血压异常后开始服药,但血压数值却一路攀升,他每天服用替米沙坦、非洛地平、美托洛尔三种降压药,血压最高时甚至突破230/170mmHg,属于典型的“未控制原发性高血压”。更令人担忧的是,他的多项指标亮起红灯:血管紧张素Ⅱ(卧位)139.97pg/ml,超出正常范围;尿素8.54mmol/L、血糖6.31mmol/L均轻度升高。“长期血压失控,已经开始影响肾功能了。”心血管内科七病区主任李恩拿着检查报告解释,像张先生这样的患者并不少见——我国高血压控制率仅16.8%,很多人因药物副作用、难以坚持等问题陷入治疗困境,而血压持续偏高可能引发冠心病、脑卒中等致命并发症。经过全面排查,李恩团队与张先生深入沟通:“有一种新方法,通过微创消融肾交感神经,可能帮你摆脱药物依赖。”这个被称为msRDN的技术,让饱受高血压折磨的张先生看到了希望。
7月6日早上,介入导管室里气氛紧张而有序。在院长、党委副书记简立国的指导下,心血管内科七病区主任李恩、心血管内科五病区副主任牛少辉、李涵医师组成的手术团队和麻醉与围术期医学部茅晓玉医师及介入导管室医护人员默契配合下,开始了这场特殊的“降压手术”。
与传统手术不同,医生手中的导管不仅能消融神经,更能像“导航仪”一样精准定位。“看,这个位置刺激后血压升了7mmHg,是‘热点 ',必须消融。”李恩盯着显示屏,通过全球首款msRDN系统,在左侧肾动脉标测到8个位点,其中6个引发血压明显升高;右侧 12 个位点中,5个被确认为“神经兴奋点”。
整个手术就像在血管里“拆弹”,术中使用全球首款肾神经标测/选择性消融(msRDN)系统,导管通过股动脉穿刺进入肾动脉,左侧共标测8个位点, 6个热点,1个冷点,1个中性点,术中消融6个位点;右侧共标测12个位点,热点5个,7个中性点,术中消融5个位点,手术过程顺利,对标记的11个“热点”进行选择性消融,而对冷点和中性点毫发无伤。传统RDN是无差别消融,可能损伤正常神经,msRDN 则像精准狙击。李恩介绍,通过“电刺激/标测-消融-再电刺激/确认消融效果”的标准操作步骤,能够为肾交感神经去除术提供准确消融位置,还可在术中、术后提供有效反馈,以评判肾交感神经去除术的即时效果,满足去肾神经术在临床实践中的需要,实现“智慧消融,精准降压”。
半小时后,手术顺利结束。造影显示肾动脉血流正常,原本紧张的张先生在镇静镇痛药物作用下毫无痛感,术后即刻苏醒。更令人惊喜的是,术前血压132/91mmHg,术后即刻降至114/71mmHg,降压效果立竿见影。
“这不仅是一台手术,更是高血压治疗理念的革新。”简立国在术后点评道。据了解,msRDN 技术之所以被称为“全球唯一”,核心在于它解决了传统治疗的痛点,实现治疗模式升级:
1.肾神经标测:通过一次性使用肾动脉射频消融导管电极头刺激肾动脉,同步监测血压变化,如果血压较基线升高≥5mmHg,则该位置为交感神经优势点,即标测为“热点”,需进行消融;如果血压较基线下降≥5mmHg或血压变化<5mmHg,则该位置为副交感神经优势点或感觉神经,即“冷点”或“中性点”,无需消融。
2.选择性消融:msRDN手术只消融使血压升高的交感神经优势点,即标测的“热点”,拒绝消融副交感神经优势点或感觉神经,即“冷点”或“中性点”的消融,避免过度消融给患者带来远期的伤害。
3.即时反馈:通过监测血压变化,即时判断消融是否成功。刺激肾动脉,若血压较基线波动小于5mmHg,则判定有效消融,若血压较基线升高大于5mmHg,需二次消融。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已将RDN列为推荐治疗方法,而msRDN作为升级版技术,更符合“智慧医疗”的发展方向。李恩团队表示,张先生术后只需短期观察,若血压稳定可控,未来有望逐步减少降压药用量。
从“盲目控压”到“智慧消融 精准降压”,从“终身服药”到“一次干预长期获益”,msRDN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手段,为高血压治疗领域带来了新的选择。随着msRDN在未控制性高血压治疗领域的不断发展,未来这一创新技术无疑将对高血压治疗格局带来深远的影响,为更多的高血压患者带来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