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章子怡,给了陈可辛一个白眼

访客 2025-07-07 17:06:11 8870
章子怡,给了陈可辛一个白眼摘要: 陈可辛,一直是位聪明的电影市场迎合者。他的职业生涯,践行了一种持续的实用主义,他将自己置身于各种容器中,结合个体经验,调...

章子怡,给了陈可辛一个白眼

章子怡,给了陈可辛一个白眼

陈可辛,一直是位聪明的电影市场迎合者。

他的职业生涯,践行了一种持续的实用主义,他将自己置身于各种容器中,结合个体经验,调整电影创作以适应不同的市场与观众。

可惜,这次翻车了。

陈可辛号称要拍《酱园弄》很多年了,阵仗很大,全明星阵容。上映几天后,豆瓣评分是血淋淋的5.8,不及格,创下他电影职业生涯最低分。

作为一部悬疑片,《酱园弄》没有将重点放在讲好故事、逻辑与人性上,转而大肆营销女性觉醒、爱女标签。底气不足,只好故弄玄虚。

这几年,从《狗十三》《出走的决心》到《爱情神话》,关于女性题材的电影,无疑都成为电影市场的口碑之作。

在女性电影人与女性电影日渐崛起的当下,聪明人陈可辛不得不承认,自己也想吃女性主义这碗饭了。

事实证明,这碗饭并不容易吃到。

陈可辛是北上的香港导演里最清楚游戏规则的人,深入内地后,商业嗅觉极为敏锐,从未失败过。

此时此刻,陈可辛一定心情复杂。

在意志的喧嚣里,不妨露出几句自嘲。

章子怡,给了陈可辛一个白眼

章子怡,给了陈可辛一个白眼

早在戛纳电影节,章子怡的白眼,已经预示了一切。

在记者会上,面对众多媒体的镜头,章子怡黑着脸质问导演陈可辛:“那场很精彩的戏被剪掉了,我不知道为什么?”

陈可辛解释道:“只是剪短了,要是都剪出来,电影得3个小时。”

只见章子怡翻了个白眼,没再讲话。

章子怡,给了陈可辛一个白眼

退出江湖许久,章子怡回到戛纳,依然是将野心写在脸上的国际影后,风范依旧不减当年,永远是一张为电影而生的脸。

很久没有力作的她,为了《酱园弄》这部复出大作,可谓是拼了老命。

看着银幕上的詹周氏,观众很难不被章子怡的演技再次折服,那佝偻的、伤痕累累的身体,那双血红色的眼睛,似乎要将你盯穿。

章子怡,给了陈可辛一个白眼

电影《酱园弄》章子怡 剧照

“酱园弄杀夫案”是一桩发生在1945年的真实奇案,讲述了詹周氏不堪丈夫多年凌辱、家暴,持刀杀死虐待自己丈夫詹云影并分尸的故事。

章子怡的演绎,让人信服一个羸弱的女人,可以凭一己之力杀了她的大块头丈夫,并且将其分尸。

章子怡,给了陈可辛一个白眼

章子怡,给了陈可辛一个白眼

电影《酱园弄》章子怡 剧照

陈可辛想在詹周氏身上安放女性意识觉醒的意识,却缺少让人信服的逻辑。

她在法庭上没有自己的语言,直接朗诵女作家的“爆文”,在监狱靠大姐大帮衬,并且被丈夫打、被警察打,甚至被野猪攻击。

于是整部电影成了章子怡挨打大赏,让观众感到不适,也产生疑问:“这到底是是在痛斥暴力,还是在消费暴力?”

章子怡,给了陈可辛一个白眼

章子怡,给了陈可辛一个白眼

电影《酱园弄》章子怡挨打大赏

观众看见的,是一个完全失去主体性的章子怡。

在过往作品中,不论是张艺谋《我的父亲母亲》里的招娣,李安《卧虎藏龙》里的玉娇龙,王家卫《一代宗师》里的宫二,章子怡无疑都拥有强烈的主体性,不由分说。

这同样是章子怡本人的特质,她从来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美丽、倔强、刚烈、天生的犟种。

章子怡,给了陈可辛一个白眼

电影《一代宗师》章子怡 剧照

身为拍了多年电影的大导演,陈可辛不可能不知道这些,于是在章子怡的妆造上做了大量的丑化,可这都是外在的东西。

作为女主,章子怡的戏份被大量稀释,大明星们各演各的,多线叙事重在形式,却削弱了悬案本身的悬疑性。

有网友辣评:“《酱园弄·悬案》就是请来米其林大厨,又叫了俩国宴厨师,用九九八十一道工序,做了一盘凉拌黄瓜。”

语言有些许刻薄,却较为恰当。

毕竟《酱园弄》群星汇聚,并有着顶尖的摄影、美术道具等硬实力,却唯独没好好讲故事。

电影的全明星阵容,几乎少见,从国际影后章子怡到85花赵丽颖、杨幂到雷佳音、易烊千玺、王传君、梅婷、章宇……堪称内娱编年史,宣发通告吹嘘“这阵容不爆,天理难容”。

章子怡,给了陈可辛一个白眼

电影《酱园弄》戛纳合照

堆砌明星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利用明星效应把观众吸引走进影院,然后呢?

在《酱园弄》中,每位明星轮番登场,又很快莫名其妙地消失不见,费尽浑身解数递上一盘“凉拌黄瓜”,情绪与氛围都是割裂的,故事自然讲不好。

章子怡,给了陈可辛一个白眼

再耀眼的明星,也难掩作品的苍白与空洞。

电影宣传海报上写着“女子反杀犯罪大片”,可不论是冲着女性题材去的,还是冲着犯罪剧情去的,都失望了。

影片刚开始前几分钟,赵丽颖饰演的女作家西林一出场,就让人感觉不对劲,过于夸张华丽的造型,不停变装,与知识分子这个身份不相符。

在家短发,出门戴上大波浪卷发,且并无交代背后寓意。

章子怡,给了陈可辛一个白眼

电影《酱园弄》赵丽颖 剧照

她被电影塑造成一个“女性主义表演者”,很爱在众人面前煽动情绪,以此享受他人追捧。

她口号不断,且都是一些空话:

“詹周氏,不要屈服,不要让他们得逞。”

“一个敢于出走的女人有无数种可能。”

这些苍白无力的说教,放在一个日渐泛滥的女性叙事母题中,非常乏味,更何况对于詹周氏这样的底层女性而言,这些话是如此的何不食肉糜。

章子怡,给了陈可辛一个白眼

电影《酱园弄》章子怡 剧照

影片甚至略过了《为杀夫者辩》原文中,西林最值得反复考究、最有力量的话语:

“唯有常受委屈与难堪的人才是永远心怀毒恨的,久而久之,化为戾气,才必须做出惊天动地的事来。做出来的事,使万人流血,便是英雄,使一人流血,便是罪犯。”

詹周氏、西林、王许梅各自代表着不同阶层的女性,可是她们之间的互动更像是空中楼阁,女性之间的互助沦为了工具化表达。

章子怡,给了陈可辛一个白眼

杨幂、赵丽颖、章子怡

我们相信,真实生活中的女性,不会在菜市场买菜的时候突然朗诵波伏娃名言,这本身就是脱离实际生活的浮夸操作,很难不令人皱眉。

更令人讶异的是,大字不识一个的詹周氏,在法庭上为自己辩护时,竟然流利背诵出了西林为自己辩护的原文……

更何况,作为案件的当事人,在法庭上为自己辩护,没讲一句自己多年来受到丈夫侮辱、家暴的相关言语,反而直接用了市面上女作家的“爆款文章”,让人匪夷所思。

章子怡期待许久的复出之作,就这样落空了,她彻底成为没有灵魂的工具人,也难怪她朝陈可辛翻白眼。

章子怡,给了陈可辛一个白眼

陈可辛与章子怡

在筹备阶段,有人问陈可辛《酱园弄》最打动他的点是什么,他说是“时代”。

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词,放眼于宏大叙事往往拍出来的是泛泛而谈,但聚焦于个人的故事反而能展现出背后时代的阵痛。

陈可辛,恰恰搞反了。

电影上映前,他曾大放厥词:

“拍三条都不过的导演应该回去改剧本,没有演不好的演员,只有写不好剧本的导演。”

显然,他对自己这部电影是自信的,满意的,如今面对口碑与票房双双扑街的境地,陈可辛不知作何感想。

章子怡,给了陈可辛一个白眼

更令人担忧的是,《酱园弄》还有下一部。电影上映前,他自信表示:“第一部票房越好,第二部越早上。”

不妙,同行乌尔善便是前车之鉴,陈可辛应避免重蹈覆辙才是。

对于演员而言,对于这部大作,仿佛有全员割席的意味。

章子怡前几日上了嘉人封面,配文“从影片到照片,尽力了”,言语中透着疲惫与无奈。

有人想看85花赵丽颖和杨幂撕逼,谁知赵丽颖从不参加电影宣传活动,让想看好戏的人看不了……

章子怡,给了陈可辛一个白眼

电影《酱园弄》戛纳合照

章子怡,给了陈可辛一个白眼

陈可辛拍摄《酱园弄》,是因为一桩发生在1945年上海的奇案,也是因为他的父亲一直以来的“上海梦”。

在他很小的时候,父亲陈铜民就跟他讲石库门,偶像是鲁迅,理想是可以成为一个作家。

让陈可辛感到遗憾的是,父亲在这部电影开拍前几个月离世了,但他认为,这部电影在某种意义上圆了父亲的上海梦。

他的父亲是一位失意的导演,追了一辈子电影梦,却只拍过五六部不成功的电影。

章子怡,给了陈可辛一个白眼

陈可辛的身上,有一种漂泊感,那是生活本身带给他的。

他出生于中国香港,12岁跟随父母移居泰国曼谷,18岁到美国洛杉矶念大学,毕业后又回到香港拍戏,之后来到内地拍电影。

对他来说,哪里都不是故乡,异乡人这三个字陪伴了陈可辛的前半生。各种漂泊的生活,没有让他成为一个底色悲凉的人,反而很乐观。

他的家庭温暖,和父亲的关系特别亲密,陈可辛将自己的少年时期称为“温暖写实主义”。

在泰国读书时,陈可辛读的是国际学校,没什么朋友,只要到了放假,他就跑回中国香港,到影院看自己喜欢的电影,机票钱都是他从平日里的零花钱省出来的。

章子怡,给了陈可辛一个白眼

章子怡,给了陈可辛一个白眼

年轻时的陈可辛与曾志伟

18岁那年,陈可辛独自前往洛杉矶读大学,在父亲的建议下念的酒店管理专业,念了一个学期就换了电影课程。

1983年,读大二的暑假,陈可辛回到香港,在父亲的介绍下进了吴宇森的泰国动作电影《英雄无泪》剧组,需要泰语翻译,陈可辛做翻译、参与编剧及统筹,自此进入电影圈。

那一年,他21岁。

电影拍完后,陈可辛便进入嘉禾电影公司,为蔡澜等人做副导演和助理制片。为了追求电影梦,他放弃了大学学业。

在嘉禾,陈可辛监制了几部影片后,终于在1991年,导演了自己的第一部作品《双城故事》,由曾志伟、谭咏麟和张曼玉主演,被中国香港导演协会选为最佳影片,这更加坚定了他要做导演的信心。

章子怡,给了陈可辛一个白眼

由左到右:陈可辛、张国荣、曾志伟

三年后,陈可辛请来张国荣、袁咏仪和刘嘉玲,拍了爱情电影《金枝玉叶》,当年票房高达3000万,陈可辛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提名。

陈可辛的功力不一般,他几乎没有低潮期。

1996年,陈可辛拍出了自己电影生涯中最为重要的一部作品——《甜蜜蜜》,拿奖无数,由张曼玉与黎明主演。

章子怡,给了陈可辛一个白眼

电影《甜蜜蜜》张曼玉与黎明 剧照

在选角阶段,为了满足片中角色李翘是中国内地移民的背景,陈可辛原先相中了王菲。

可王菲连剧本都没看就拒绝了,这个角色便落到了张曼玉身上。

章子怡,给了陈可辛一个白眼

电影《甜蜜蜜》张曼玉 剧照

《甜蜜蜜》是香港回归前的电影,并且1995年邓丽君骤然离世,很多人与戏中人物共情。

李翘与黎小军两个从大陆到香港讨生活的异乡人,在此相识、相爱、错过,又因为邓丽君,两人的缘分并未终止,最终在纽约街头重逢。

章子怡,给了陈可辛一个白眼

电影《甜蜜蜜》张曼玉与黎明 剧照

讲的是爱情,又不只有爱情,这对在大时代浪潮下的孤男寡女,背后是人内心的困惑、迷惘与接受。

时隔近三十年,很多人再度回看这部电影,内心仍有所感怀,并觉察到当年的香港电影是如此令人心醉,很多镜头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

比如那一幕,李翘看到黎小军在纽约街头的橱窗前看电视,突然他从自己身后过去,她跑着去追,落空后的失落,挂在脸上。

在纽约街头的那些镜头,是极具魅力的电影表达。

章子怡,给了陈可辛一个白眼

张曼玉在影片中,贡献了当今演艺圈女星无法超越的名场面,彼时她的演技在王家卫过往的反复折磨后,已经炉火纯青。

在异国停尸房认领豹哥尸体时,张曼玉看到曾志伟背上的米老鼠时,先是笑了一下,又慢慢崩溃,眼泪流出。

这段惊天动地的神级表演,至此成为经典。

章子怡,给了陈可辛一个白眼

章子怡,给了陈可辛一个白眼

章子怡,给了陈可辛一个白眼

电影《甜蜜蜜》张曼玉 神级片段

张曼玉有刚强,也有脆弱,后者是与生俱来的。

这场戏当时拍了八条,结果回去剪片子的时候,陈可辛还是觉得第一条最好,那个笑实在太妙了。

很多年后,陈可辛才明白张曼玉那个笑的意味,因为他亲眼看到了那种情境。

章子怡,给了陈可辛一个白眼

毋庸置疑的是,陈可辛如今的江湖地位多半来自于《甜蜜蜜》,这也是很多人心目中最好的华语爱情电影。

章子怡,给了陈可辛一个白眼

电影《甜蜜蜜》张曼玉与黎明 剧照

从《甜蜜蜜》开始,陈可辛渐渐离开了自己以前的电影风格,也离开了香港,去往内地开拍自己的电影市场。

《如果·爱》这部爱情歌舞片拍完后,陈可辛感到庆幸,还好找了周迅来演。

他想拍的是一个残酷版本《甜蜜蜜》,可周迅再怎么残酷,那双人畜无害的眼睛,看起来都很怀念金城武。

周迅最难忘的一场戏是在零下二十度冰河,与金城武接吻,两人在寒风中几乎冻僵。

后来,周迅笑着说终于可以出师有名,让她抱着大帅哥金城武取暖久久不愿放开,开心到睡不着觉。

章子怡,给了陈可辛一个白眼

电影《如果·爱》周迅与金城武

2007年,北上的陈可辛拍了一部大片《投名状》。

这部由刘德华、金城武、李连杰三位巨星联袂主演的古装武打电影,用现代视角审视权利与情感之间的冲突。

章子怡,给了陈可辛一个白眼

电影《投名状》由左到右:李连杰、刘德华、金城武

陈可辛打破传统武侠片惯用的拍摄方式,抛却了打打杀杀的战争场面,也成为继张艺谋之后,国内第二位拥有两亿票房的导演。

在这之后,陈可辛更是义无反顾地拥抱内地,也将自己的影片类型对准了真人真事改编,《中国合伙人》和《亲爱的》都大获成功。

章子怡,给了陈可辛一个白眼

电影《中国合伙人》邓超与黄晓明

他没有平移香港经验,而是真正深入内地讲故事。

随之而来的,并不只有票房,还有批评他“投机取巧、鸡贼”的声音,说他拍的两部电影是伪现实主义。

其实换个角度看,所谓的“鸡贼”也是一种精明。

拍了几部现实题材之后,陈可辛又转战体育运动题材影片,拍了《夺冠》,拿下金鸡奖最佳影片。

他从来不重复自己,不停地开拓新领域,完整经历了中国电影市场浪潮的沉浮。

章子怡,给了陈可辛一个白眼

这对于一位已经成功的导演而言,并不是件易事,离开熟悉的安全舒适区,放弃自己熟悉的题材,这意味着未来的不确定性,会带来失败。

但陈可辛不同,从爱情片、恐怖片到武侠片、歌舞片……每次转变,他都义无反顾。

陈可辛执导的电影,并不是小众的、孤芳自赏的类型,它足够商业,却又不是如王晶那般完全拥抱商业。

导演黄建新评价,陈可辛的电影“永远有一部分艺术电影的成分在,你会找着他非常好的段落。”

章子怡,给了陈可辛一个白眼

梁朝伟与陈可辛

章子怡,给了陈可辛一个白眼

陈可辛向来将电影的商业价值放在第一位,怪不得曾志伟曾经将他称为男版施南生。

施南生是徐克的前妻,这是个不一般的女人,在电影圈亲手开辟出一席之地,是当年新艺城的电影统筹运营者。

新艺城在香港电影拥有一席之地,施南生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之后又帮丈夫徐克成立了个人电影工作室。

徐克只负责创作,施南生负责拍电影以外的融资、找演员、发行、宣传等。

没有施南生,就没有徐克。

陈可辛非常欣赏施南生,经常与她交流电影上的心得。

章子怡,给了陈可辛一个白眼

左一为陈可辛,右一为施南生

他认为“监制是职业,导演是兴趣”,不得不说,陈可辛在内地监制的电影,才是他作品集中无比重要的部分。

2016年,陈可辛监制了曾国祥的《七月与安生》,票房与口碑双双开花,三年后《少年的你》同样大获成功。

除了在内地做监制,陈可辛还带出了曾国祥、许宏宇两个后辈。

曾国祥是曾志伟的儿子,还是陈可辛的弟子,他的成功除了自身的才华与努力之外,与陈可辛这位伯乐的提携是分不开的。

章子怡,给了陈可辛一个白眼

由左到右:曾志伟、曾国祥、陈可辛

2022年,刚刚60岁的陈可辛宣布成立泛亚洲制片公司,“旨在成为一个强大的制作中心,为流媒体提供优质的剧集内容”。

一直在探索前路的香港导演,无疑又解锁了新的电影人生版图。

其实早在千禧年,他就成立了Applause Pictures电影制作公司,开始了第一次泛亚洲合作的实践,曾参与《甜蜜蜜》《投名状》《春逝》《三更》等经典影片的制作。

他一直很有危机感,也小心翼翼,如今打算从电影转型拍电视剧,拥抱流媒体。

毕竟在如今的娱乐环境,一切影视的终点都是流媒体。

章子怡,给了陈可辛一个白眼

章子怡,给了陈可辛一个白眼

陈可辛在宣传《酱园弄》时,表示自己愿意跟妻子姓,做妻子背后的人。

没人在意这话是真是假,不过作为融入内地最成功的的香港导演,陈可辛对于其中的规则门儿清,也一直既来之则安之。

他的作品里没有绝对的善恶之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存方式,也有被眷顾、被抛弃的结局。

回过头,才发现这些故事竟与现实暗合。

章子怡,给了陈可辛一个白眼

导演是枝裕和与陈可辛

陈可辛也许不符合我们对艺术家的美好想象,他有才华,却将商业价值看得很重要,时刻保持警惕,要与时代、与这个圈子同步。

他认为自己拍的不是商业片,也不是文艺片,而是永远在主流电影中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让明星去讲故事。

“在这个空间里,我还能拍到今天,已经很不容易了。”

与文艺入骨、不为物欲与名望拍电影的许鞍华,才华过人、不急不慢的王家卫,个人风格鲜明的尔冬升相比,陈可辛始终保持中庸,在艺术性与商业之中寻找一种平衡。

章子怡,给了陈可辛一个白眼

王家卫与陈可辛

这个时代需要这样的表达者,对自己真诚,又要服务观众。

18年前,陈可辛喊来刘德华、金城武、李连杰拍了《投名状》,故事讲的是清末四大奇案之一的刺马案。

三位帅哥在零下20度的北京郊外冻僵了,在房车等了导演一周。

对于复杂的大场面动作戏,陈可辛坚持不用各种炫技,想要削弱武打场面,不喜欢用威压让角色在天上飞来飞去,因此与团队产生分歧。

章子怡,给了陈可辛一个白眼

陈可辛面对场面调性无法统一的困境,逃回了香港,害怕到吃不下一口饭,妻子吴君如一句话点醒他:“你不回去,这辈子都站不起来。”

最终,《投名状》成为陈可辛的转型之作。

其中有场戏,至今仍被影评人诟病,庞青云去见慈禧,踩在冰面上,说了一句台词:“我这一生如履薄冰,你说我能走到对岸吗?”

章子怡,给了陈可辛一个白眼

当年有些人认为镜头可以讲话,不必让李连杰讲出这句话,有些话讲出来就差了口气,过于直白,没有留白美。

有人说可能没有这一句台词,这部电影就能拿三大奖。

陈可辛是一个喜欢清楚表达的人,不喜欢留白。

他不是一个曲高和寡的导演,一定要让观众在电影里知道自己在想什么。他置身于主流叙事中多年,深知做纯艺术性的作品是奢望,碰不得。

在陈可辛的经验里,拍电影就是如履薄冰。

如果有机会,下次他依然会将这句话,借角色之口明明白白讲出来,不留余地。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