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ouTube 将更新政策,打击 AI 批量生成低质内容牟利行为

根据YouTube官方帮助页面的说明,新的政策将于7月15日正式生效,届时YouTube合作伙伴计划(YouTubePartnerProgram,YPP)的变现规则将加入更明确的内容规范,帮助创作者更清楚地了解哪些内容可以变现,哪些则不符合标准。尽管具体的政策条文尚未公布,但YouTube强调,平台一直要求创作者上传“原创”且“真实”的内容。此次更新旨在帮助创作者更清晰地识别当前环境下何为“非真实”内容。部分创作者担心,这一政策更新可能会影响他们对某些类型视频(如包含剪辑片段的视频)的变现能力。对此,YouTube创作者联络负责人ReneRitchie在周二发布的视频中回应称,这种担忧是多余的。他表示,此次调整只是对现有YPP政策的“小幅更新”,目的是更有效地识别批量生产或重复性内容。Ritchie还指出,这类内容其实多年来一直不符合变现资格,因为观众通常将其视为垃圾内容。不过,Ritchie并未提及的是,如今制作这类内容的难度已大大降低。随着生成式AI工具的普及,YouTube平台上充斥着大量低质量的AI生成内容,俗称“AI垃圾”(AIslop)。例如,一些频道使用AI配音覆盖图片或视频片段,甚至通过AI工具生成整段视频内容。一些以AI音乐为主的频道已拥有数百万订阅者,而关于热点新闻事件(如“Diddy审判”)的虚假AI视频也吸引了数百万次观看。注意到,今年早些时候,媒体404Media曾报道,一个YouTube上走红的真实犯罪系列视频被发现完全由AI生成。甚至连YouTube首席执行官NealMohan的形象也曾被用于AI生成的钓鱼诈骗视频中,尽管平台已提供举报深度伪造内容的工具。虽然YouTube方面将此次政策调整描述为“小幅更新”或“澄清”,但业内分析认为,若放任此类内容泛滥并允许其创作者获利,可能会对YouTube的品牌声誉和平台价值造成长期损害。因此,YouTube希望通过明确的政策,为未来大规模清理AI垃圾内容创作者、禁止其参与YPP变现计划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