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警惕,屏幕偷走青少年的认知力!

访客 2025-10-28 16:01:32 70126 抢沙发
别让青少年的认知力被屏幕耗尽,随着科技的发展,青少年越来越依赖电子设备,长时间盯着屏幕不仅会损害他们的视力,还会对他们的认知能力产生负面影响,我们应该关注青少年的屏幕时间,鼓励他们多参与户外活动、阅读等有益的活动,以保护他们的认知力和身心健康,家长和教育工作者也应该引导青少年正确使用电子设备,提高他们的数字素养和信息技术能力,让他们在科技时代健康成长。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经济观察报 (ID:eeo-com-cn),作者:吴晨

一项刊登在《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的最新研究,让人再次警觉:青少年过度使用社交媒体,可能正在损害他们的大脑发育与认知能力。研究团队追踪了 6500 多名 9 至 13 岁的美国青少年,发现那些每天高强度使用社交媒体的孩子,在语言理解、记忆力等测试中得分显著偏低——手机屏幕越亮,大脑或许就越 " 疲惫 "。

这一研究提醒我们,社交媒体正在重塑一代人的思维方式与注意力模式。面对这一趋势,我们该如何保护正在成长的大脑?

如今,社交媒体几乎成为青少年社交与表达的标配。刷短视频、点赞、发私信构成了他们的日常。社交媒体带来了便利,也带来了沉迷和上瘾。研究显示,那些使用社交媒体频率较低的青少年,认知表现明显更好。这再次提醒我们," 适度 " 是数字时代的保护机制,社交媒体看似人人容易上手,但如何健康使用却需要学习和规范。适度限制使用时间、固定 " 离线时段 " 并非剥夺,而是为他们的思考力留出空间。更重要的是,要让孩子理解 " 为什么要限制 "。真正的目标不是断网,而是帮助他们学会自控,在数字洪流中保留专注与深度。

青少年沉迷社交媒体,绝不仅仅是家庭问题,而是一个需要多方共治的社会议题,需要平台、学校和家长共同努力。就平台而言,需要有边界意识,需要在青少年模式下控制推送频率、限制娱乐性内容推荐,让算法不再以 " 停留时间 " 为唯一目标。我们期待平台将 AI 的智能尽快运用在 " 监护 " 青少年社交媒体的使用上。

对学校来说,数字素养的教育应该尽快提上日程,课程中应加入媒体使用教育,教孩子识别虚假信息、理解算法机制,并通过各种游戏的方式帮助孩子训练数字自控力。

家长要做的则不只是限制,更是示范。放下手机,与孩子共同制定使用计划,比简单的管控更有效。家庭的屏幕文化往往决定孩子的使用习惯。现在不少家长应对孩子吵闹的方式,就是简单粗暴地扔给他们一台手机,让手机成为孩子的 " 奶头乐 "。这正是导致青少年过早接触社交媒体的原因之一。

整体而言,我们需要清晰认识到,虚拟世界中社交媒体上的 " 弱关联 " 正在与真实世界的各种关系展开正面竞争。要想真正改变青少年过早、高频使用社交媒体的现状,需要全社会花时间帮助青少年拥有更多真实世界中的强关联。这种关联可能是家里每天餐桌上温馨的交流,也可能是学校里孩子们之间的嬉戏与玩耍,或者运动场上的竞争与协作。这些真实的关系都是情绪调节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支点,能有效避免孩子沉迷于虚拟世界。

此外,我们也需要帮助青少年学会社交媒体正确的打开方式,以下几点或许值得尝试:

第一,定时使用,而非随手打开。家长可以设定每天固定的上网时段,比如晚饭后给出半小时时间,避免孩子无意识地刷屏。

第二,多创造,少消费,让社交媒体成为青少年表达的平台,练习在社交媒体表达观点、学习技能,而不是被动浏览,避免被算法奴役。

第三,培养阅读的习惯。

社交媒体正在改变我们与世界的关系。对青少年而言,它既是连接的窗口,也是诱惑的漩涡。让孩子远离沉迷,不是让他们拒绝科技,而是学会在科技中懂得如何选择,如何取舍,保持自由。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714.org.cn/gov/1471.html发布于 2025-10-28 16:01:32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读懂财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70126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