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揭秘中小学秋假背后的家长热议,为何引发炸锅效应?

访客 2025-10-30 16:02:26 35445 抢沙发
中小学秋假引发家长热议,家长们对此感到不满和担忧,秋假时间安排与家长的工作时间冲突,导致孩子无人照看;秋假期间学校提供的课后服务有限,家长们担心孩子安全问题,秋假对于学生的学习计划和进度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如何合理安排秋假,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保障措施,是学校和家长需要共同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劲旅网 (ID:ctcnn1),编辑:壮壮,作者:陈杰,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进入 11 月,国内各地中小学秋假陆续开启。

由于多地采取三天秋假外加两天周末的连假模式,相当于让很多家庭新增一个 "5 天公共小长假 "。

按道理来说,这对于整天期盼多几个公共假期的国人应该是个皆大欢喜的好消息,然而没想到家长们却在网上炸了锅。支持党和反对党激烈互喷,更有家长向当地教育部门递上万字长文公开信猛烈抨击中小学春秋假制度,要求官方审慎决策。

这其中到底有什么隐情?

今年围绕中小学春秋假,国内爆发争论最激烈的城市当属广东佛山。

佛山是广东省内首个明确提出在全市范围内试行中小学春秋假的城市。

今年 8 月,《佛山市教育局关于开展中小学春秋假试点工作的通知》发布,根据官方安排,2025~2026 学年秋假安排在 11 月 12~14 日,共三天,由于 11 月 15 和 16 日是周末,相当于佛山给全市中小学放了一个长达 5 天的公共小长假。

然而这个额外新增的 5 天小长假一经发布,没等到中小学生们的欢呼,反而迎来一些家长暴风骤雨般的抨击,随后又引发支持者的反驳,进而又演变升级成一场围绕 " 中小学是否应该开设春秋假 " 的支持党与反对党之间的网络大论战,引发舆论疯狂热议。

而将这场大论战推上舆论巅峰的,还要属一封来自佛山家长写给当地官方的万字长文公开信。

在这份公开信中,这位家长明确表达对当地中小学秋假制度的不满,并列出三大 " 罪状 ":

对学生学习连续性与深度的致命一击;

秋假彻底击穿家长的工作与生活防线;

对于秋假决策机制与理念的深刻怀疑;

这位家长在文末还写道:" 一个看似微小的假期安排,其背后牵连的是无数孩子的未来与无数家庭的稳定。我们恳请贵局能够真正俯下身子,倾听我们这些来自基层的、饱含焦虑与期待的声音。"

这封万字长文公开信可谓让中小学春秋假反对党的声势大振,令批判之声愈发猛烈。

让所有人出乎意料的是,佛山官方不但没有 " 怂 ",而是选择同样发布一封面向全市中小学家长的公开信正面硬刚 。

在这封《佛山市教育局关于春秋假试点政策致广大家长的一封信》中,官方逐一正面回复家长质疑,并观点鲜明地提出:

春秋假不会影响孩子学习;

家长没假期学校提供托管。

最后佛山市教育局还在信中强调:

学习是场马拉松,春秋假是个补给站。教育不只有课本,一次徒步、一次露营、一次参观,都将成为孩子成长中的有益学习。

与此同时,佛山教育局还发布了供家长们自愿选择的秋假三种模式:学校组织校外实践、家长主导亲子出游和校内托管服务。

不仅回复了家长们的质疑,还提供了解决方案。

佛山官方的这套连招引爆了家长阵营中支持者的热烈回应,甚至还在全国各地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有四川成都的家长就给当地官方网上留言称,希望成都尽快落实中小学春秋假,让孩子们享受一个专属假期。

一时间,关于中小学秋春假到底要不要开展的争论从地方蔓延到全国,套用《亮剑》的一句经典台词:全国家长都快吵成一锅粥了。

不过在劲旅君看来,看似喧闹的争论之下,真相反而容易被忽略。

纵观整个事件,我们首先要搞清楚一个本质问题,那些激烈抨击的家长真的是反对中小学秋假吗?

毕竟大家习惯性将 " 异见者 " 认定为 " 反对党 ",事实并非如此。

仔细阅读那位家长的万字长文公开信可以发现,这位家长从头到尾都没明确表态反对中小学春秋假制度。他甚至是认可中小学春秋假制度的设计思路是 " 力求兼顾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休息权益,其初衷是良善的。"

他和一批家长真正想要表达的是 " 本年度秋假的具体案例,在实际执行层面,却引发了诸多我们始料未及的严重问题。" 最终结果就是让中小学春秋假流于形式,出现官方、学生和家长三输的局面。

例如,佛山官方给出的三条方案看似进退自如,左右可选,但具体到家长层面却遭遇的问题重重。

" 家长主导亲子出游 " 是被猛烈抨击的一条,因为很多家长抱怨自己根本无法在这个时间段请到家陪孩子出游,简而言之就是,中小学春秋假藏着一个隐性条款,那就是家长带薪休假制度必须严格落实,这样才能让家长有钱有闲带孩子出去玩。

" 学校组织校外实践 " 则是被骂得最惨的一条,这几年家长对于学校组织的研学活动怨言深重,总结起来就是 " 花钱多 + 体验差 "。有家长在社交平台晒出学校提供的校外研学方案,要么是花大几千去外地研学考察,让家长钱包狠狠一紧;要么就是花大几百在当地随便找个公园博物馆溜达一圈,应付了事。这几年此番性价比极低的校外研学让家长们积压的负面情绪非常大。

" 校内托管服务 " 在家长们看来就是个笑话,不期待也不考虑,根本不值得讨论。

在这些反对的家长们看来,如果上述问题不能有效解决,中小学春秋假存在的价值几乎为零,与其这样,还不如让孩子们踏踏实实在学校学习。

在劲旅君看来,中小学春秋假争议背后,家长和孩子们对于新增公共假期的需求是存在的,而且是刚性与旺盛的,大家其实并不反对放假;问题其实出在匹配这一需求的产品供给与政策保障没有跟上,导致供需错位,引发家长不满。

因为这种供需不匹配戳中的是家长内心深处隐秘的结构性焦虑——不患寡而患不均。

不同于漫长的寒暑假,一个短短的春秋假其实成为集中彰显一个家庭综合实力的镜子,有的孩子可以畅游全世界,有的孩子却只能在本地溜达,还有的孩子却只能在校托管,这种无形的对比与潜在压力,对于孩子是种负担,对于家长则是一种最难以忍受的焦虑。

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伴随着巨大的争议,中小学春秋假试点还能推广落地吗?

劲旅君观察到,不同于佛山大胆的落地尝试,更多城市还在犹豫观望,在回复家长们讯问时也模棱两可。

但在劲旅君看来,有三点事实我们必须明确:

其一,落实中小学春秋假是不可阻挡的大势所趋。

从 2013 年《国民旅游休闲纲要》首次提出地方探索春秋假,到 2019 年发改委等九部门明确要求制定春秋假办法,再到 2025 年《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中专门写入春秋假,中小学春秋假的试点有一个重要的意义:

探索国内公共假期制度的改革与创新。这几年大众对于公共假期偏少、节假日过于集中等弊端的忍耐度在急剧降低,但是增减任何一个公共假期都会造成剧烈的社会连锁反应。而中小学春秋假却是一个相对温和的试点领域,借助这一假期的探索、实践与完善,可以为后续官方在更高层面与更大尺度上改革公共假期制度进行铺垫和积累经验。

而随着这两年国家借助公共假期刺激消费的诉求愈发强烈,这将推动中小学春秋假加速落地。

其二,中小学春秋假匹配的产品供给与制度保障需要在实践中摸索完善。

现在舆论都在聊中小学春秋假推行不下去是因为带薪休假制度不完善,问题在于这两者之间并非因果关系,而是彼此推动与促进的关系。因为中小学春秋假开始落地了,倒逼很多地方加速带薪休假的落实;因为越来越多的人带薪休假更容易了,中小学春秋假的体验才更好了。

从这个逻辑来看,中小学春秋假逐步落实要比不落实带来的利好效应更大。

其三,家长们线上的骂声很响亮,线下带孩子出游的动作却未慢一分钟。

去哪儿网数据显示,佛山官宣中小学秋假安排之后,当地外出机票预订量暴涨。2025 年 11 月 12 日至 16 日期间,佛山出发的机票比去年同期增长 2.76 倍,最热门的 10 个目的地依次是北京、杭州、上海、舟山、温州、成都、阜阳、宁波、青岛和芜湖,其中去往北京的机票预订量同比增长 1.9 倍。

骂归骂,玩归玩,这一届家长是会来事的。

无论如何,我们期待在官方、学校、家长们的共同努力推动与完善之下,能够给广大中小学生们一个完美的春秋小假期。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714.org.cn/gov/1534.html发布于 2025-10-30 16:02:26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读懂财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35445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