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揭秘咖饮市场火爆现状,从竞争到趋势的深度解析!

访客 2025-11-03 16:01:47 83596 抢沙发
咖饮市场现状繁荣,消费者对咖啡饮品的需求持续增长,随着健康饮食观念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咖啡作为日常饮品,咖啡店的数量和种类也在不断增加,从传统的咖啡馆到精品咖啡店、连锁店等多样化经营模式,咖啡的口味和种类也在不断丰富,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咖饮市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红餐智库,作者:红餐产业研究院,原文标题:《< 咖饮品类发展报告 2025> 发布:咖饮品牌密集推出茶饮产品,下沉市场成必争地》,题图来自:AI 生成

近年来,随着我国咖啡消费市场教育的不断深化以及产品本土化趋势的持续推进,消费者对咖啡的接受度和喜爱程度显著提升。我国咖啡消费量呈现稳步增长趋势,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将咖啡纳入日常生活。据红餐大数据,2025 年我国咖饮市场规模预计接近 1,300 亿元。

在咖饮赛道快速扩容的背景下,咖饮品牌的发展却面临多重挑战。一是成本高企与价格压力叠加,盈利空间受挤压;二是产品同质化严重,产品创新滞后,消费者忠诚度下降。除此之外,咖饮赛道的外部竞争同样愈发激烈,快餐店、茶饮品牌、便利店等玩家纷纷加速 " 进攻 " 咖饮赛道,进一步挤压咖饮品牌的市场空间。

那么,当下咖饮品类的发展现状如何?有哪些发展动向?未来的发展又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为了探寻这些问题,红餐产业研究院推出了《咖饮品类发展报告 2025》。以下为报告的部分内容展示。

一、咖饮市场规模持续增长,独立品牌门店数占比超六成

随着我国咖啡消费市场的逐步成熟,咖啡产品种类逐渐多样化。除了传统的速溶咖啡和即饮咖啡等非现制咖啡产品外,现制咖饮作为品质体验更为出色的选择,近年来发展迅速,成为我国餐饮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红餐大数据,2025 年现制咖饮市场规模将保持增长态势,预计接近 1,300 亿元。

门店数方面,据红餐大数据,截至 2025 年 9 月,全国咖饮门店数超过 26 万家,同比增长 19.9%。经历多个发展阶段,目前咖饮品类逐步进入更深层次的竞争阶段,咖饮品类的进入门槛逐步提升,但创业热情仍然高涨。企查查数据显示,2025 年前 10 个月咖饮相关企业注册量达到 3.2 万家,达到上年全年水平。同时,相关企业存量为 16.1 万家,保持增长态势。

区域分布方面,据红餐大数据,华东、华南、西南是咖饮门店数排名前三的区域,占比分别达到 35.9%、23.2% 以及 14.4%。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华中、华北、东北、西北区域的咖饮门店数占比均不足 10%,但这些区域的咖饮门店数量增长较快,门店数同比均超过 20%。

具体到省级行政区来看,河南、安徽、河北、陕西、天津等地展现出较大的市场潜力。这些省份不仅拥有一定的现制咖啡消费基础,且咖饮品类的累计消费金额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咖饮门店的密度仍低于平均水平,可以看出这些省级行政区的咖饮品类具有进一步增长的空间。

从市场参与者来看,咖饮品类的参与者按照经营模式可以分为连锁品牌和独立品牌两类。据红餐大数据,2025 年由独立品牌开出的独立咖饮店占比达到 60.5%,而连锁品牌开出的连锁咖饮店占比也接近四成。

连锁咖饮品牌方面,据红餐大数据,截至 2025 年 10 月,门店数破万家的咖饮品牌有瑞幸咖啡、库迪咖啡,二者近年来保持高速的门店扩张态势,目前门店数分别达到 2.6 万家和 1.3 万家。此外,星巴克、幸运咖、Manner Coffee、肯悦咖啡等咖饮品牌在近一年来同样保持了较快的门店数增长速度。

相比之下,大多数中腰部品牌扩张速度有所放缓。M Stand、Peet's Coffee 皮爷咖啡、LAVAZZA 拉瓦萨咖啡、%Arabica、代数学家等品牌扩张速度有所放缓,近一年来多数品牌的门店数仅保持小幅度增长。

而独立咖饮品牌则通过灵活选址与多元业态渗透消费者日常生活,并逐步形成五大运营形态。据红餐产业研究院梳理,当前独立咖饮品牌主要可以分为社区客厅型、空间审美型、专业品鉴型、业态融合型以及快取效率型这五大类型,它们在选址、面积、业态构成、价格带以及客群等维度均呈现出各自独有的特征。

从不同城市的独立咖饮品牌类型分布来看,上海、深圳、广州、北京的独立咖饮品牌类型更为多元,呈现 " 审美 + 专业 + 业态融合 " 的发展趋势;而福州、佛山则在个别类型上形成局部优势。

此外,按照产品定位,咖饮品类可以分为商业咖啡和精品咖啡两大细分赛道。其中,定位精品咖啡的咖饮门店数在全国门店数中的占比接近三成。然而,在咖饮赛道快速扩容的背景下,精品咖饮品牌的发展却面临多重挑战。一是连锁商业咖饮品牌的低价竞争持续挤压市场空间;二是食材、人工、租金等成本高企,使得精品咖饮品牌的盈利空间受限;三是消费触点有限,门店收入结构单一。

为应对这些挑战,不少精品咖饮品牌积极寻求破局之道。比如,通过推出平价副牌、低价咖啡券等方式提高性价比;或以小店模型、智能设备等手段降本增效;亦或通过 " 咖啡 +" 的模式实现多元业态延伸及拓宽消费场景。整体来看,精品咖啡正从高端化走向多元化、轻量化与场景化的进化阶段。

二、咖饮品牌上新呈现活跃化与多元化趋势,下沉市场成为品牌战略必争之地

进入 2025 年,在市场快速扩容、消费升级与竞争加剧的多重背景下,咖饮赛道呈现出鲜明的发展特征。在产品端,样本品牌积极上新,并密集推出茶饮产品吸引更多消费者;在门店布局上则更趋精细化场景化," 店中店 " 模式兴起,高校、交通枢纽等流量点位成选址重点。

此外,下沉市场中三线及以下城市门店增速迅猛,从 " 增量洼地 " 升级为品牌战略必争之地;人均消费受价格战和外卖竞争影响持续下探,价格带格局重塑;供应链端咖啡豆价格上涨,中国本土咖啡豆产业链建设迎来关键发展窗口,机遇与挑战并存。

1. 从 " 融合 " 走向 " 反攻 ",咖饮品牌密集推出茶饮产品

咖饮品牌上新方面,2025 年 1~9 月,54 个咖饮样本品牌中有 32 个品牌推出了新品,录得的新品共有 1,037 款,以现制饮品新品为主,占比为 68.2%,其中现制茶饮和现制咖啡新品分别有 168 款、539 款。

从上新节奏来看,咖饮样本品牌月均上新次数为 1.5 次,月均上新产品数 3.6 款。具体到品牌,星巴克、M Stand 等咖饮品牌月均上新产品数均相对较高;而 Manner Coffee、Peet ’ s Coffee 皮爷咖啡、Tims 咖啡、store by .jpg 等品牌月均上新次数相对较高。此外,四叶咖、LAVAZZA 拉瓦萨咖啡、瑞幸咖啡、肯悦咖啡、库迪咖啡等品牌上新也保持活跃状态。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 2025 年消费者在咖饮门店购买茶饮产品的频率有所上升,茶饮产品正成为咖饮品牌的重要增长点。2025 年 1~9 月,咖饮样本品牌推出的茶饮新品占比达到 23.8%。其中,西西弗矢量咖啡、库迪咖啡、幸运咖、瑞幸咖啡以及 Tims 咖啡推出的茶饮新品均在 10 款及以上。

从新品类型上看,咖饮样本品牌推出茶饮新品以水果茶为核心,延伸至奶茶、气泡茶 / 气泡水、水果汁等多个茶饮产品类型。

2. 下沉市场正逐步从 " 增量洼地 " 转变为咖饮品牌的战略必争之地

随着一线及新一线城市竞争日益加剧,下沉市场正成为咖饮品牌布局和增长的重要方向。据红餐大数据,2025 年全国咖饮门店主要集中在新一线(25.2%)和二线城市(22.0%),但三线及以下城市门店增速更快、潜力更大。

从品牌布局来看,主攻下沉市场的幸运咖在三线及以下城市的门店占比高达 71.2%;成立于成都的蓉小乔在三线及以下城市的门店数占比超过 50%,依托沪上阿姨体系的沪咖咖啡也有 46.3% 的门店分布在三线及以下城市。瑞幸咖啡、库迪咖啡、肯悦咖啡等多个品牌在三线及以下城市的门店数超过 30%。此外,Tims 天好咖啡、缇里咖啡等品牌也加速布局下沉市场。

3. 咖饮品牌价格战及外卖平台竞争,促使咖饮赛道人均消费持续下探

近年来,咖啡价格持续下探。据红餐大数据,全国咖饮品类的人均消费从 2023 年 9 月的 41 元逐步下滑至 2025 年 9 月的 26 元。人均消费在 15 元以下的咖饮门店数占比从 2024 年 9 月的 29.8% 上升至 2025 年 9 月的 36.9%。

咖饮人均消费下滑的主要推力来自咖饮品牌之间愈演愈烈的价格战。咖饮赛道价格战已从最初头部品牌之间的正面对抗,逐步蔓延至整个赛道。加之 2025 年以来,美团、淘宝(饿了么)、京东三大平台外卖业务的 " 战事 " 升级,使咖饮品类的价格战再次升温,多个咖饮品牌在外卖平台上部分产品的单杯价格降至 5 元以下,进一步压缩了品牌的盈利空间。

三、结语

整体来看,咖饮赛道在热度持续攀升的同时,也面临着成本高企、产品同质化、价格战胶着等现实挑战。未来,下沉市场消费潜力的持续释放,供应链的加速本土化以及智能化设备的深化运用,将为咖饮品牌打开新增长空间。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714.org.cn/gov/1644.html发布于 2025-11-03 16:01:47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读懂财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83596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