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魅族新思路,放下做手机的执念,探索更多可能!

访客 2025-10-10 16:01:07 14575 抢沙发
魅族作为一家手机制造商,或许应该放下对做手机的执念,在激烈竞争的手机市场中,魅族需要重新审视自身定位和战略方向,寻找新的发展机遇,只有通过不断创新和转型,才能适应市场变化和用户需求,实现可持续发展。

文 | 蓝媒汇,作者 | 封华,编辑 | 魏晓

魅族今年新发布的魅族 22 手机,恐怕又要哑火了。

9 月 16 日,也就是魅族 22 正式发布的第二天,魅族科技发出战报:魅族 22 斩获京东 2999-3999 元、3999-4999 元价位段热销商品榜双榜单 TOP1。

然而这种细分定语的榜单,已透露出底气不足。

之后,魅族在 9 月 19 日再次补货开售,但未发布新的战报,直至国庆结束,也再无声息。

从京东自营旗舰店显示的数据来看,魅族 12+512 白色版本仅 2000+ 的评论数,远低于友商动辄数万的评论数。

究其原因,还是魅族 22 的产品力不行,经过两次跳票,魅族却掏出一款未能搭载最新旗舰芯片的中端机。

但之前是怎么宣传的?AI 时代的小屏旗舰,媲美 ultra 级别的影像系统

这一切许诺,并没能完全满足魅友的期待。缺技术、少资金的中小厂商的生存困境,就是如此残酷。

当初卖身给吉利,魅友们期待的是 " 背靠大树好乘凉 ",能有机会再和小米一较高下,如今却连推出有竞争力的旗舰机型也成了奢望。

魅族想留在牌桌上乃至挤入市场中央,不服气却又无能为力,不然,放下做手机的执念吧。

吹牛之下,其实难副

" 只要坚持留在牌桌上,就永远有机会。" 创始人黄章之弟、星纪魅族 CEO 黄质潘在 9 月下旬的受访中,显然还抱有一丝希望。

他的策略很简单,就是一年迭代一部旗舰手机,魅族 22 就是今年打出的牌。

可惜从核心配置上看,魅族 22 尽显寒酸,在国产友商纷纷拼配置冲高端的当下,魅族直接 " 低人一等 "。

其搭载的高通骁龙 8s Gen4 定位为次旗舰芯片,与红米 Turbo4 Pro、OPPO K13 Pro 等 2000 元以内起售的机型处于同一梯队。而魅族 22 的起售价,来到了 2999 这一价位,贵出了 1000 元左右。

官方辩解称,如果搭载当前的第五代骁龙 8 至尊版,不仅要增加 1500 元成本,产品还要再延期 6 个月。

虽然事出无奈,但与近期友商旗舰机型相比,差着不小的档次,竞争力已然不可相提并论。

本次没有发布新版系统,而是介绍了已发布的 Flyme AIOS 2 的优化和待上线项目。例如其拿手功能小窗模式 5.0,在多应用协同上更进一步,用完即走相当方便;Aicy 购物智能体 2.0 支持一键价保、一键取消自动扣费等功能。

而对于各家都在注重的 AI,一向擅长功能巧思的魅族,也没能带来令人眼前一亮的花样。 AI 滤镜、景深拼图和 AI 校正等功能,未能超脱行业水准。

尽管手机上不了高端桌,魅族吹牛的本事可从没落下,有网友调侃——魅族手机的宣发人员真是太难了。

比如这次的影像,魅族在海报上大字标注 "5000 万旗舰四主摄 ",但仔细一看,竟将 "5000 万像素前置自拍 " 也算了进去。

从魅族一向的表现来看,少与人会对魅族的影像实力有所期待,但如此小心思尽显的宣发,更会产生劝退潜在消费者的结果。

类似的文字游戏,在以往的魅族宣发中早已屡见不鲜。

上一年魅族 21 的宣发,就已经 " 渐入魔怔 ",连续发布不等式海报,号称 "1.74mm 物理四等边<1.71 视觉四等边 ""4800mAh>5100mAh",还宣告 " 不做手机,要做 AI 终端 "。

一次次角度独特的宣发中,透露出背后的寒酸与无奈——这家标榜 " 小而美 " 的珠海小厂,实力还是如此孱弱。

魅族手机以往确实有一些值得称道的创新,如小窗模式、mBack 按键、mEngine 震动反馈、环闪通知等,都是深入用户体验细节的功能。但除了小窗模式成为各家主流功能,其他配置已经退场或逐渐边缘化。

如今的魅族,已然没什么拿得出手的新东西,唯一极具辨识度的白面板,也被暗示将成为最后一代。

据黄质潘透露,在经过渠道费用、营销成本等分摊之后,魅族目前仍是亏钱卖硬件。研发投入这一长期且庞大的开支,令魅族的手机业务苦不堪言。

如此 " 赔本赚吆喝 ",目的其实就是——留在牌桌上。

但目前的定价,相较使用同一处理器的友商中端产品来说,性价比有所不足,如此一来,再如何强调不看参数看体验,也难以打动消费者了。

魅族发展这几年," 三年内重回 Top 5" 的誓言恍如隔世,目前,黄质潘对手机业务的规划,是在三年内达到自负盈亏。

这个不算高的目标,对如今的魅族而言,也是一道难关。

放下手机的执念吧

现在的魅族,不是以前那个小而美的魅族了,而是背靠吉利大树的魅族。

2022 年 7 月,星纪时代收购魅族科技 79.09% 的股份,并在次年 3 月合并为星纪魅族集团。之后,星纪魅族的重要任务便是开发智能座舱系统,并逐步理清自己的战略方向。

手机业务艰难维持的同时,魅族的战略重心正在向 Flyme Auto 和 Flyme AIOS 延伸。

当前,魅族是国内继华为、小米之后的第三家,打通手机、系统、汽车三大板块,并且能实现深度整合的厂商。

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Flyme Auto 已覆盖吉利银河、领克等品牌车型 28 款,用户数量突破 150 万,连续 11 个月生态用户数量增速行业第一。

Flyme Auto 业务有着清晰的规划:在吉利体系内,三年实现 500 万搭载量,外部合作车型争取 50 万,树立行业标杆后再进一步扩展规模;同时开发国际版 Flyme Auto。

如此看来,智能座舱是个星辰大海,但需要手机赋能。

魅族也需要保持与用户之间的距离,尽力避免脱离主流市场,而手机,就是最核心的终端设备。

" 我个人仍然看好手机产品的基本盘,未来十到二十年,它仍然会是每个人必不可少的终端。" 在最近的采访里,黄质潘仍不甘心放下手机。

然而,动荡的管理层影响到既定战略的推进,魅族的手机业务始终喘不过气来。

星纪魅族但现在更换了三次 CEO,分别为沈子瑜、苏静和黄质潘。沈子瑜掌管时期,将业务重心放在魅族车机与吉利系汽车的整合上,手机业务则成了陪衬。并且,沈子瑜在魅族手机发布会上以一句 " 这什么东西,我也看不懂 " 一战成名,更令外界对星纪魅族的前景充满担忧。

如今过去两年多,动荡仍未平息。今年 9 月,正值魅族 22 发布前,原魅族科技高级副总裁、前 Flyme 负责人杨颜在微博上开撕魅族,声称 " 接下来我将致力于让魅族 22 卖不掉这个使命。" 目前还未有更进一步的纠纷。

确定的是,魅族释放的重回核心品牌价值的 " 归航 " 目标,恐怕难以顺利。

市场是残酷的,魅族已经多年稳坐 "Others" 席位。据 IDC 数据,2025 年第二季度," 其他 " 的市场份额为 20%,其中还包括动荡中的荣耀,魅族的竞争压力不小。

魅族手机较低的市场占有率,恐怕对吉利汽车的销量没有太大贡献,更难谈生态协同带来质的变化。而且,在内置车机系统成为主流的当下,即便是苹果的 CarPlay 也不是必选项,市占率从 50% 下降至 30%。

对于吉利集团来说,魅族的价值更多在于开发车机系统,而非发布毫无竞争力的手机。

魅族,或许到了放弃手机的时候了。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714.org.cn/gov/1107.html发布于 2025-10-10 16:01:07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读懂财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4575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