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新相微逆境求变,蛇吞象计划未果,但AI眼镜市场待其破局,上半年扭亏为盈的希望在哪里?

访客 2025-09-07 17:08:20 59618 抢沙发
新相微上半年扭亏,但“蛇吞象”计划未果,公司已尝试切入AI眼镜市场,但尚未破局,尽管如此,公司仍在积极寻求新的发展机遇,以实现更好的业绩表现,新相微需继续加强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新相微逆境求变,蛇吞象计划未果,但AI眼镜市场待其破局,上半年扭亏为盈的希望在哪里?

当半导体行业在2025年迎来周期性复苏时,一家成立20年的老牌显示驱动芯片企业业绩却"冰火两重天"。

2025年上半年财报显示,上海新相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相微”)实现扭亏为盈,净利润544.7万元。

与此同时,新相微也面临着2.7亿元存货压顶、毛利率持续下滑、大客户依赖症加剧、收购爱协生折戟等问题。

当前,AI眼镜被捧为“下一个现象级终端”,背后的芯片企业也在蠢蠢欲动,新相微能否在这个全新赛道里抢占红利,仍需要寻找破局之钥。

1 留美博士回国创业20年,盈利能力不稳定输入标题

新相微的创始人肖宏(Peter Hong Xiao,现为美国国籍)出生于1967年11月,他曾在复旦大学获得学士学位,后赴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求学,并获得理论物理专业硕士及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专业博士。

1994年9月至1998年8月,肖宏曾担任IBM核心科研部门T.J.Watson研究中心的研究员;1998年8月至1999年12月,又担任过美国公司IC Media Corp.的首席技术官;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担任UltraChip INC.(现为晶宏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美国和中国区总裁。

2005年3月,肖宏创办新相微。早期,肖宏还曾因为个人在半导体芯片行业内有一定知名度,为避免新相微被竞争对手过分关注而选择隐名,委托其母亲陈梦云代持股份。在公司2022年冲刺科创板IPO时,这一行为也曾遭到监管的问询。

在上市之前,新相微的业绩就曾起伏不定,营收从2019年的1.58亿元增至2021年的4.52亿元,净利润从2019年的-879.8万元增至2021年的1.53亿元。

到了2022年,其业绩就出现了“变脸”——营收4.27亿元,较上年同期下滑了约5.5%;净利润1.08亿元,同比下滑了约29.1%。

最终,肖宏还是在2023年6月1日带领新相微成功登陆上交所科创板。

上市这一年,新相微的营收呈现正增长,同比增长12.52%至4.8亿元,但归母净利润却同比下滑了74.56%至2754万元。

2024年,新相微的盈利能力依然在下降。当年,公司实现营收5.07亿元,创下历史新高,但归母净利润却只有843.29万元,同比下降69.38%。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的利润高度依赖非经常性损益。当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501.92万元、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达931.11万元,两者合计1433.03万元,占净利润的比例高达169.93%,若剔除非经营性收益,主营业务实际处于亏损状态。

翻开新相微过往的财报,可以发现其毛利率持续“崩塌”,从2021年到2024年,该公司的毛利率分别为67.71%、41.35%、21%、14.94%。

在财报中,新相微将净利润与毛利率持续下滑的原因归结于,受全球经济增速下行和宏观经济及半导体周期变化等因素影响,消费电子市场需求疲软,行业库存水位普遍较高,供需关系变化使得产品价格竞争激烈,致使毛利率有所下降,导致公司净利润下滑。

近日,新相微发布2025年上半年财报。数据显示,报告期内,该公司营收为2.85亿元,同比增长23.48%;归母净利润为544.7万元,扭亏为盈,去年同期亏损336.7万元。

不过,新相微的毛利率依然在下滑。2025年上半年,公司的毛利率为14.64%,上年同期为15.89%。

与之相比,同行公司天德钰、格科微的毛利率从2021年以后有所下滑,但均未跌破20%。其中,天德钰2025年上半年的毛利率较2024年同期还有所增长。

综合来看,新相微的盈利稳定性亟待提升,在面临行业周期性调整和激烈的市场竞争时,肖宏也需要有更多的应对措施。

2 2.7亿存货创新高,能否吃到AI眼镜红利仍存疑

新相微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显示芯片产品的研发、设计与销售。

公司的产品主要分为整合型显示芯片与分离型显示芯片。其中,整合型显示芯片包括TFT-LCD显示驱动芯片(DDIC/TDDI)、AMOLED显示驱动芯片、触控芯片(TOUCH)、MicroLED芯片等,其中MicroLED芯片就可应用于AI眼镜(包括AR眼镜)产品。

分离型显示芯片包括显示驱动芯片、显示屏电源管理芯片、时序控制芯片,产品应用领域包括智能穿戴、AR眼镜、手机等。

新相微的主要客户包括京东方、深天马、维信诺等行业主流的面板厂商。

财报数据显示,新相微的业务比较依赖前五大客户。2024年,对前五大客户的销售额达到2.56亿元,占当年销售总额的50.4%。其中,京东方为新相微的第一大客户。

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新相微向京东方及其下属企业出售芯片,产生的销售金额分别为3359.35万元、6570.54万元、8815.2万元、7125.29万元,占年度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7.87%、13.68%、17.4%、25%,呈现逐年增长态势。

而京东方不仅是客户,还是公司股东。早在2016年,新相微就引入了京东方控股股东北京电控作为战略投资者。截至2025年6月30日,北京电控持有新相微12.3%的股份。

在存货方面,新相微也面临相关风险。2024年财报显示,该公司的存货账面价值为2.27亿元,占期末流动资产的比例为16.05%。

到2025年上半年时,该公司的存货已经达到约2.71亿元,创下历史新高,占期末流动资产的比例达到约18.04%。

新相微在财报中坦言,存在存货跌价风险,未来市场需求环境变化、市场竞争加剧或公司不能有效拓宽销售渠道、优化库存管理、合理控制存货规模,可能导致产品滞销、存货积压,从而存货跌价风险提高,将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传统业务承压,新相微也在寻找新的增长点。从外部环境来看,新相微正迎来一个新的市场机遇,那就是AI眼镜市场的快速发展,而应用于AI眼镜的Mini/Micro-LED显示芯片,正是新相微在2024年重点拓展的细分领域之一。

据大象新闻近期报道,目前已经有36家厂商布局了AI眼镜赛道,涉及的公司从海外的Meta,到国内百度、阿里、华为、小米等科技巨头,再到Rokid、影目等AR眼镜垂直领域企业争相入局,市场上已推出的产品就有50多款。

早在去年8月,就曾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上追问,新相微的显示芯片技术是否能用于AI眼镜,当时新相微曾明确表示,产品暂未应用在AI眼镜上,但公司高度重视前沿技术领域的布局与应用。

值得注意的是,早已有公司深入布局Micro LED技术。例如,2024年9月,三安光电曾在互动平台上透露,公司Micro LED技术优势显著,同时有更小尺寸新品导入量产,产品已获国内外客户认可。

在2024年财报中,新相微提及“公司针对应用于AR眼镜相关产品已实现出货,研发投入加速新品的落地,技术改良突破,应用于AR/AI眼镜类新产品是未来发展新动能。”

今年6月份,新相微在接受机构调研时透露,公司持续投入Mini/Micro-LED等下一代新型显示技术的研发,已于2025年一季度实现了首款AR眼镜相关产品的量产出货,未来将积极拓展更多下游客户。

不过,在2025年上半年财报中,新相微并未披露太多关于AI眼镜拓客进展的信息,但「创业最前线」注意到,和2024年财报相比,今年中期财报在“在研项目情况”一栏新增了“低功耗MicroLED集成驱动背板芯片解决方案”、“内置电容低功耗数码家电整合型显示驱动芯片”等多个项目。

此外,2025年上半年,该公司的研发投入达到了3668.9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30.36%。

在AI眼镜领域,新相微未来能否抓住这波红利仍未可知,可知的是市场竞争必然激烈,没有“真功夫”很难突围。

3 “蛇吞象”式收购落空,终止收购爱协生

今年3月,新相微曾宣布拟通过发行股份、可转债及现金方式收购爱协生100%股权。

据新相微披露,爱协生是一家专注于人机交互领域的芯片和解决方案提供商,主营产品包括显示驱动芯片(LCD DDIC)、显示触控一体驱动芯片(LCD TDDI)、触控驱动芯片等。

新相微与爱协生同为显示芯片设计公司,但双方各有侧重,新相微原计划通过收购爱协生加速公司在TDDI芯片的布局进程,并充实、扩张新相微现有的TDDI人才队伍。

新相微逆境求变,蛇吞象计划未果,但AI眼镜市场待其破局,上半年扭亏为盈的希望在哪里?

图 / 爱协生的财务数据情况(图源 / 新相微公告)

而爱协生的规模远大于新相微。2024年,爱协生的营收约为12.67亿元,归母净利润2056.49万元,远超同期新相微的业绩表现(营收为5.07亿元、归母净利润为843.29万元)。因此,这是一场“蛇吞象”式收购。

新相微认为,如果并购成功,将有助于交易双方在产品品类扩充、研发优势互补、供应链及销售渠道融合等方面协同共进,有助于公司加速向综合性显示芯片厂商迈进,为下游客户提供更加全面的芯片解决方案。

不仅如此,双方还可以整合供应链,通过更大规模的晶圆代工及封装测试采购需求,提升与上游供应商的议价能力,获取更低的单位采购成本,实现降低综合采购成本的目标。

可惜的是,这场收购没有成功。今年8月,新相微宣布终止收购爱协生,结束了这场收购计划,原因是交易相关方未能就本次交易的最终方案达成一致意见。

在今年8月11日的投资者说明会上,新相微董事长肖宏表示,“本次交易终止不会对公司的发展战略、经营规划或未来业绩造成重大不利影响。未来公司将继续围绕既定的战略目标有序开展各项经营管理工作,在合适的时机与条件下积极寻求更多的发展机会。”

对新相微而言,2025年是机遇与挑战交织的关键节点。上半年,利润扭亏为盈,带来一丝喘息之机,但毛利率持续下滑、2.71亿元存货压顶、对京东方的销售依赖度攀升等问题,仍像悬在头顶的利剑,凸显主营业务的脆弱性。

在AI眼镜这一“新蓝海”中,新相微虽已实现AR眼镜相关产品量产出货,但在研项目的商业化进展尚未明朗,且需面对三安光电等先行者的竞争压力,能否真正抢占红利仍需时间检验。

而收购爱协生计划的落空,不仅让其错失了快速补齐TDDI芯片短板的机会,也暴露了公司在资本运作中的局限性。

在行业周期波动与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新相微盈利模式的可持续性、存货管理能力及新兴领域的破局能力,都将决定这家老牌企业能否在半导体复苏浪潮中重拾增长动能。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714.org.cn/gov/131.html发布于 2025-09-07 17:08:20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读懂财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59618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