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瞩目!中式意林引领大反思时代
“中式意林”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走红,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反思,这一现象展示了中国文化的魅力和影响力,也反映了全球对多元文化的渴望和追求,通过“中式意林”,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和思考自己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开启了一个大反思的时代,这一现象不仅有助于推动文化交流和互鉴,也有助于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意林大人,时代变了
01:全球覆盖
这下不得不信了,这下也不得不反思了 ......
可能 AI 这辈子都想不到,居然会有人问它:" 中国阅兵方阵是不是 AI?"
给 Grok 都整无奈了
以前阅兵被说成是 P 图,现在阅兵被说成是 AI,果然是时代在进步,眼瞎没退步。
即使依旧有 " 犟嘴一级选手 " 质疑阅兵画面是否被后期编辑过,但在多国网友关爱傻子的眼神中,除了 AI 不会笑外,其余人都给整笑了。
有意思的是,刨除个别画风清奇的降智质疑,本次阅兵式算是彻底引爆了" 中式意林浪潮 ",开启了新一轮大反思。
海外网友在评论区内大量粘贴中国近代史的艰辛历程,那目的自然是欲扬先抑。
" 不侵略他国也照样发展得这么支棱 " 往往都是最后的落脚点,至于在点谁,只能说懂的都懂。
" 没有哪个国家是完美的,但中国在成为超级大国的路上是最讲武德的。"
即便有人反驳中国资助第三世界欠发达国家是在搞政治绑定,但相比喜欢用炸弹资助的欧美国家们,广大网友还是门儿清,回复:" 你报美国和西方的身份证号得了 "。
无论是接连亮相的无人作战装备、歼 -20 机群、激光武器等大国重器,还是万人离场后的干干净净,都让海外观众一次又一次地反思了起来。
以至于自始至终都高傲无比的" 油管五常 ",居然都勉强承认 " 中国军队终于有跟他们相提并论的水平了 "。
软饭硬吃这一块它们是专业的,但在多国评论中,最有 " 意林感 " 的莫过于美国网友。
前有 XQC 在直播观看阅兵时情不自禁地敬礼,后有美国网友疯狂反思兼拷打自己的阅兵仪式。
仿佛只要有 9 · 3 大阅兵的地方,都有美国人在嘲讽自家阅兵式太招笑。
不仅直言同样是 2025 年的阅兵仪式,美国怎么就这么拉了,还在问为什么中国阅兵的时候,怎么把美国阅兵的词条给顶上热搜了?
毕竟,飞机坦克无人机大导弹齐上阵的中国阅兵式,很难不让人联想到三个月前的" 美国大阅兵 "。
这场举办于 6 月 14 号的美国陆军建军 250 周年阅兵式,不仅是自 1991 年海湾战争结束以来,美国首次举行的阅兵式,时间还与川大统领的 79 岁生日在同一天。
缘,妙不可言,此情此景就差喊大美兴,川普王了。
比音乐节人少
可正当媒体预测会有超过 20 万民众前来观赏检阅时,结果实际到场人数远低于预期,道路两侧不说稀稀拉拉,但也离人山人海去之甚远。
反倒是抗议川普的人群在中间喊得最为大声,与如同" 游园会 "般的受检阅队伍形成强烈对比。
多国媒体认为,此次阅兵整体装备和武器略显陈旧,缺乏亮点,最为尴尬的还是严重缺乏精气神,整体氛围相当散漫。
日常生活中这能被称为 " 松弛 ",但放在阅兵仪式上可就太灾难了。
受阅方阵不说步伐太乱,而是能走到一个方阵里都谢天谢地了,难怪美国媒体形容,这像是一场穿着军装的学校运动会,现场镜头也捕捉到了国务卿鲁比奥在观看时打起了哈欠。
虽然互联网上会出现 " 军队还是得看战斗力 "、" 不搞形式主义 "、" 军队不买川普账,有血性 " 等经典论据,但大部分美国民众肯定是不买账的,总结而言就是——" 相当臊皮 "。
中美阅兵无人机大赏
看个阅兵式稀稀拉拉的都忍了,谁能想一个国家的阅兵仪式中间还能疯狂插广告?
如果说洛克希尔 · 马丁这种军火公司插广告还稍显" 情有可原 ",可随着后面什么 UFC 格斗、各种软饮、甚至加密货币交易所 Coinbase 广告的陆续登场,换谁来都以为是切错台了。
最难绷的是,这些赞助广告全是在受阅仪式中间不断以插播形式出现,有些方阵甚至还没走完,广告片段就先上了,还是全屏的那种,怎么说还是资本主义国家,真是阅兵都不能白看,芒果台的广告都不敢这么狠。
此情此景,直接让直播观看的美国网红们无奈地说出:" 我们完蛋了 "、" 国家完蛋了 "、" 壮观的小丑表演 " 等评价,不知道后面得看多少遍《壮志凌云》才能缓过来 ......
XQC 难绷阅兵时难绷的川普
都说时间会冲淡一切,但要是前后对比过于强烈,势必会被重新挖出来鞭尸的。
更地狱的是,这两天网飞公布了名为《炸裂白宫》的电影预告,内容就是一颗洲际导弹从神秘东方(没明说哪个)直射白宫而来,若真要按东风的速度,电影长度建议直接缩短成微电影合适。
好巧不巧
同理,在阅兵前夕,五角大楼的 " 披萨指数 " 再次陡升,在公布 " 打击范围覆盖全球 " 的东风 -61 洲际导弹后,这加班披萨估计还得多啃一阵子。
正如美国网友的自嘲:" 中国导弹来的速度,可能比披萨外卖送到五角大楼的速度还快 "。
五角大楼全员披萨加大班
毕竟,作为直接跳过东风 -51 的神秘战略打击武器,东风 -61 一夜之间让全世界军迷都变成了 " 军盲 "。
不过,起码有一件事情是确定的,跟打击范围覆盖全球的东风一样,老外口中的中式意林,正在全球开花。
02:大意林时代
在老外爱看的中式意林当中,科技意林是绕不开的一座大山。
可以这么说,他们对中国科技应用的兴奋阈值,属于是看到个 " 刷掌支付 " 或者 " 刷脸支付 " 都能写一篇意林的程度。
每当看到国外旅游博主来华住酒店,必须体验的项目肯定是机器人送餐服务,开门瞬间比小时候碰见圣诞老人还惊喜,最后还必须得附上一句:"China is in next era"(中国已经到下个时代了)。
至于楼下溜机器狗,机器人打拳击赛这种" 现实主义科幻 "画面,更是看得阵阵眩晕,一边说着 " 这不好笑,这是在虐待机器人 ",一边又高呼这是 " 铁甲钢拳 " 现实版,属于是左右脑学着机器人打拳击,互搏争夺控制权。
很难想象,当初有人用 AI 把机器人形象换到了中国厨师身上,俩视频,一个炒菜,一个揉面团,结果总播放量超过 4600 万,硬控无数老外,感慨中国机器人怎么都学会当大厨了。
这真就是意林的魅力,即使根本不是真的,也没人站出来质疑,反而还帮着分析—— " 这技术就是到位了 "。
当年欧美日韩轮番享受过的 " 自有大儒为我辩经 ",今朝也是好好享受到了。
来中国公园夜游,惊讶于中国机器人产品的普及,小孩大晚上居然还能和机器人一起追逐打闹。
" 美国将指责中国人滥用机器人 ",这是美国网友学习自家的春秋笔法,丰富了当代中式意林的辛辣内涵。
当然也有地狱笑话类,在美国公园内也有类似追逐场景,只是变成了警察拿枪追黑人 ......
即使依旧是逛公园,这意林的写法也有新的巧思角度,美国主播发觉公园设施完善,甚至里面还有配套的水上乐园,大晚上居然还能畅游使用,其中最不能接受的还是政府出钱修的。
同样都是纳税人,美国游客这下开始反思了,自己作为美利坚合众国的光荣纳税人,这纳税的钱跑哪里去了?
到了教育意林领域,那笔法更是刚劲有力。
当中国人才从欣赏美国" 快乐教育 "的大梦中醒来没多久,美国人早已看着当代中国教育捶胸顿足。
外网的 " 中国幼儿园 " 词条曾一度在科技意林前成为中式意林的流量扛把子,因为幼儿园里的 " 小孩哥姐们 " 太过于全能。
上得操场,下得厨房,小小年纪大小体育活动样样能玩,在厨房里从备菜到做菜,稚嫩的脸上写满了几十年的厨龄。
虽说这些满级小孩在中国也不是那么普遍,但国外网友看了是真难受,毕竟" 别人家孩子大定理 "全球通用。
这里没有人说中国应试教育的风凉话,反而全都反思同样在这个年龄段,很多欧美小孩估计连字母表都认不全,鞋都不会自己穿。
尤其看到中国小孩在体验砌砖搅和水泥,居然没有传统艺能般的 " 童工 " 评论,反倒是齐声高呼"Useful"(太实用),评论区一度仿佛来到了平行世界。
毕竟,相比来中国体验什么赛博旅游,这种家家都会亲身感受的教育难题,是最直观的世界观冲击。
对于国人而言,很多老外写的中式意林已经过于抽象了,因为相比于" 伏拉夫逛大观园式 "的惊讶,这些意林有思考,但角度较为清奇,最终难免让咱们自己看了都觉得会不会夸太过了 ......
最近外网流行玩谷歌实景地图挑战,内容就是对着地图随机乱点个地方,直到点到丑地方为止。
率先登场的印度通常是开局就能结束比赛,初战即决战,后续主播一度把游戏标准换成了" 点到漂亮地方为止 "。
到了中国这边,不是感慨各地风景多样,就是夸赞这建筑也修太好了,最后点到某个人的家里才让游戏结束。
当然,这些景色对于咱们而言,很多都是稀松平常的场景,甚至常人都不会觉得这是风景,但意林的风吹了过来,那就怎么都得有点吹了。
这股风之下,连路边摆摊卖水果的小哥都能激起海外对于中国科技行业的思考—— " 中国人就是这么超过咱们的 "。
以前还觉得伏拉夫吹得太肉麻,现在看来只能算是" 版本前瞻 "。
因为他脑洞再大,也没能把摆摊小哥的副业与 Deepseek 走向全球联系在一起,这功力还得再练练。
那么此刻,咱们也学着意林一样反思:" 究竟是为何发生了这样深刻的两极反转呢?"。
03:反转哈哈镜
曾几何时,以《意林》为代表的一众民间文学大行其道,书中最劲的内容莫过于对于国外" 先进文明 "力透纸背的描写,以至于为当今留下了诸多 " 文化遗产 ":
" 日本餐饮业规定盘子必须洗七遍 "
" 欧洲地铁上人人看书 "
" 美国剪断高压电线救麻雀 "
" 青岛良心下水道,德国百年油纸包 "
......
种种臆想式的描写,让外国人来了都不好意思承认,或许就跟现在中国人面对部分 " 中式意林 " 一样,只会觉得脑洞太大,有点言过其实。
不过,这些故事之所以能大行其道,其实相当贴合 90 年代到千禧年初那会儿的时代背景。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中国又加入了 WTO,整个社会面貌都发生了日新月异的改变,但由于客观发展差距,很多中国民众依旧抱有着" 外国月亮比较圆 "的错觉。
当年疯狂的英语热,现在李阳也改行攻击游戏了
这种观念并非在客观看待国外,而是认为一切都是好的,一切都有它的道理,所以不怪意林大行其道。
只能说有人愿意写,有人愿意看,更有人愿意深信不疑。
甚至多年后还能在许多互联网平台上看到种种所谓 " 公知 " 的称赞,顺带把这些知名故事给当 " 参考文献 " 一样引用。
后来又随着互联网信息交流的进一步扩大,走出国门看世界的人们变多,以及中国与全球网友的对账,才一步步发现,不对劲儿 ......
最终,公开处刑古早意林,成为了互联网新乐子。
当年自己反思够了,现在也得让外国人来反思了,快进到传出 " 中国机器人洗碗要洗七遍 "。
俗话说,人们只会羡慕自己还没拥有的东西。
所以在全球交流中,难免会有误差,比如过于放大喜欢的地方,忽视其他因素,就像是一种" 哈哈镜效应 "。
然而随着交流的不断加深,这种误差终究会逐渐消弭,与其说中式意林大行其道,不如说外国人对中国发展的认知其实远远落后于了中国本身的发展速度,才难免出现了一些同款 " 臆想 "。
不过按照当下趋势看来,这一本本 " 中式意林 " 未来还可能会继续加印下去 ......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714.org.cn/gov/161.html发布于 2025-09-08 16:01:22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读懂财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